乘云欻先登,攀崖纷广眺。
孤峰上寒日,平楚腾余烧。
天高风物紧,地迥山川窍。
饥鼯乍陆梁,哀鸿相叫啸。
企石揖云帆,披霞迎海峤。
空水共泛澜,虚无自余照。
林深养谷神,壁仄团景曜。
光风烂芝苓,玉髓滋萝茑。
樵隐自夷犹,末路多奔峭。
怀哉瀼里公,千春可同调。
【赏析】
这首诗是一首山水诗,诗人在游曲岩时,先写景,后抒情。全诗从山势的雄伟、云彩的飘忽、景色的壮美、景物的幽深、林木的繁茂、岩石的陡峭,以及樵夫的隐逸等几个方面来描绘,表现了曲岩的雄奇壮丽和清幽秀美的景象。
第一句“乘云欻先登”是说登上山巅,好像乘坐着云儿飞腾而上;“攀崖纷广眺”,是说攀登着高峻的山崖,向远处眺望。这两句写登山时的动态,突出了山势之高峻,也表现出作者豪迈、洒脱的性格特点(注:这句中的“欻”字有迅速的意思)。
第二句“孤峰上寒日”是说站在山峰上观看那寒冷明亮的太阳;“平楚腾余烧”,是说那熊熊的火焰,把平楚的原野都照亮了。这里既写出了日出时分景色的壮美,又表现出作者对自然的热爱之情。
第三句“天高风物紧”,是说天空辽阔,自然景物十分壮观,而风物的气势更加显得紧张;“地迥山川窍”,是说地势的高险,让山川显得更为幽深;这两句既是写景,又是抒慨,表达了作者对于祖国山河的无限热爱和崇敬之情。
第四句“饥鼯乍陆梁”,是说饥饿的鼯鼠突然从树上跳了下来,四处游荡;“哀鸿相叫啸”,是说受惊的鸿雁鸣叫着互相呼叫。这两句写山中动物的生活习性,既表现了自然界生物的生机勃勃,又衬托出人迹罕至的山林的幽静。
第五句“企石揖云帆”,是说仰望着高耸入云的山峰,仿佛看到了云帆;“披霞迎海峤”,是说迎接着朝霞,仿佛看见了海峤。这两句既是写景,又是写情,表达了作者渴望远航的愿望和对美好前程的憧憬。
第六句“空水共泛澜”,“空”字是虚指,指代那清澈见底的曲水流,“共”字是并列的意思,指代作者与友人一起泛舟的情景。这一句既表现了曲水流的澄澈明净,又表现了作者与友朋共游的愉快心情和旷达情怀。
第七句“虚无自余照”,是说水面上的倒影,映照着自己的身形;“自余照”,是说自己的影子在水面上闪烁,像自己一样。这二句既点明了泛舟的情景,又表现了作者恬淡、超脱的个性特征。
第八句“林深养谷神”,是说树林深处养育着神灵;“壁仄团景曜”,是说峭壁陡峭的地方聚集着美丽的景色。这二句既是写景,又是写情,表达了作者对自然美景的向往之情和对美好生活的追求。
第九句“光风烂芝苓”,“光风”是比喻,指美好的风调;“烂”字用得极好,形象地写出了芝苓被阳光照射,光彩夺目的情景。这二句既描写了曲岩的自然景色,又表现了作者对大自然的欣赏之情。
第十句“玉髓滋萝茑”,“玉髓”是指一种珍贵的宝石;“滋”字有滋养之意,指滋润、养护;“萝茑”是两种草本植物,这里泛指草木之类。这二句既描绘了曲岩植被的生长情况,又表现了作者对大自然的赞美之情。
第十一、十二句“樵隐自夷犹”,“樵隐”是指隐居山林的打柴人;“夷犹”是迟疑、徘徊的意思。这二句的意思是说隐居在深山之中,悠闲自在,无忧无虑;末路多奔峭,意思是说人生的道路多艰难坎坷。这二句既是写景,也是写情,表达了作者对于生活的态度和哲学思考。
第十三句“怀哉瀼里公”,是说怀念那在曲岩隐居的人。“千春可同调”,是说无论过多少个春天,都能与他志同道合。这二句既是表达情感,又是抒发感慨,表达了作者对隐居生活的向往和对知音朋友的思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