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湖涌青莲,削出千丈壁。
空中构宝殿,珠光相荡射。
明月海上来,照见半山赤。
千林似竦动,鸟兽夜辟易。
飞驰入中天,万里扫空碧。
吴越何茫茫,俯视一气白。
身列星辰间,绝顶布瑶席。
举杯酌银河,误触支机石。
回首招王乔,吾亦成羽融。

《月夜登方绝顶二首》是唐代著名诗人李白创作的一组诗。这组诗描写了诗人在月夜登临绝顶,俯瞰万顷碧空的壮美景色。

诗句解析:

五湖涌青莲,削出千丈壁。

  • “五湖”指的是中国五大名湖,即杭州西湖、苏州太湖、南京玄武湖、扬州瘦西湖和杭州钱塘江口的海宁盐官潮。这里的“青莲”可能指的是荷叶或者莲花,因为莲花在古代文学中常被用作高洁的象征。“削出千丈壁”形象地描绘了山峰如同刀削般锋利,壁立千尺的景象。

空中构宝殿,珠光相荡射。

  • 在这组诗的第一首中,诗人想象在夜空中建造了一个宝殿,宝殿发出的光辉在空中闪耀,相互碰撞反射。这里的“宝殿”象征着诗人对理想境界的追求,而“珠光相荡射”则表现出月光如宝石般璀璨夺目。

明月海上来,照见半山赤。

  • 第二首的开头,诗人提到月亮从海上升起,明亮的月光照亮了山顶的一半。这里的“半山赤”可能是指山体因月光而呈现出红色的倒影。

千林似竦动,鸟兽夜辟易。

  • “竦动”形容山林在月光下仿佛在抖动一般,而“辟易”意味着夜晚的生物因害怕而躲避。这里的自然景观和动物行为都反映出月夜的宁静与神秘。

飞驰入中天,万里扫空碧。

  • 第三首描述了月亮飞速上升至天空中央的景象,它的光芒照亮了整个大地,形成了一片清澈的蓝色世界。这里的“万里扫空碧”表现了月亮光芒的广阔与深远。

吴越何茫茫,俯视一气白。

  • 第四首中的“吴越”泛指江南一带,而“茫”字表达了一种辽阔无垠的感觉。诗人站在高处,可以俯瞰到广阔的天地,一片白色的云朵映入眼帘。

身列星辰间,绝顶布瑶席。

  • 在这里,诗人将自己置于星群之间,如同置身于瑶台之上,享受着宇宙间的辉煌。

举杯酌银河,误触支机石。

  • 诗人举起酒杯向银河致敬,却不小心触碰到了支机石。这里的支机石可能是一个具体的物体,也可能是比喻某种象征,但无论如何,它都代表着诗人对自然的敬畏之情。

回首招王乔,吾亦成羽融。

  • 最后一首中,诗人回忆起传说中的仙人王乔,并自比为羽人,即将融入其中。这里的“成羽融”表达了诗人对于超凡脱俗境界的向往。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