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山岩石许相容,密荫疏篱昼掩风。
桃李丛中通燕子,溪云深处对渔翁。
喜陪亲旧尊前乐,嬴得春颜醉后红。
四十馀年尤悔在,致身惭与圣贤同。

【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鉴赏诗歌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的能力。此类试题解答时,首先要认真研读诗歌内容,然后仔细辨识选项中是否有对诗歌的解读的错误。诗歌鉴赏的选择题对整个诗句的综合理解和分析,即考核诗的内容,又考核运用手法。重点考核情感的把握,一般考核诗句含义,同时考核运用比兴、渲染、动静结合等艺术手法。此题要求“逐句释义”“赏析”。注意题干的要求是赏析诗句,因此要逐句进行赏析。

  1. 青山岩石许相容,密荫疏篱昼掩风。
    【注释】①青山:青山寺。②岩石:指寺院中的石壁。③相容:包容,相容共处。④密荫:浓密树荫。⑤疏篱:稀疏竹篱。⑥昼掩风:在白天挡住了风。⑦桃李丛(cóng)中通燕子:燕子穿行于桃花李花丛中。⑧溪云深处对渔翁:在溪水的上空与远处山雾交融处,对着一位打鱼人。
    【赏析】首联描绘了诗人在青山寺中与友人畅叙友情的情景。前两句写山寺的自然环境,后两句写诗人与友人欢聚的情景。“青山”点出寺庙的所在位置,“岩石”表明寺庙建筑之高峻坚固;“密荫”、“疏篱”则写出山林树木郁郁葱葱、茂盛苍翠,显示出寺庙周围的景色十分幽美宜人。“桃李”为春天的使者,这里用来比喻诗人的好友;“溪云”暗喻诗人自己。“通”是“飞越”的意思,“燕”即燕子。这句诗的意思是:燕子飞过茂密的树林,穿过稀疏的竹篱,在春光明媚的日子里飞来飞去;溪水上方,云雾缭绕,隐隐约约地遮住了山色,仿佛在与远处打渔人对话。
  2. 桃李丛中通燕子,溪云深处对渔翁。
    【注释】①“桃李”:泛指美好的景物或事物。②“对”:面对。
    【赏析】第二联描绘了山寺周围的自然风光,以及诗人在此与友人畅叙友情的情景。前两句写山寺周围的自然景貌;后两句写诗人在此与友人畅叙友情的情景。“桃李”,春天的使者,代指美好的景物。“通”,动词,意思是“飞越”、“穿越”。这两句诗的意思是:美丽的桃花、李花盛开,成片的花林中穿梭着燕子的身影;溪水上方,云雾迷蒙,隐约地遮住了山色,仿佛在与远处的渔翁对话。
  3. 喜陪亲旧尊前乐,嬴得春颜醉后红。
    【注释】①“嬴得”:意为赢得。②“春颜”:形容酒后的面色红润。这里的“春颜”也是指酒后的面色红润。
    【赏析】第三联描写了诗人与友人欢聚畅叙友情的情景。前两句写诗人与友人相聚畅叙友情的情景;后两句写诗人因高兴而醉酒,酒后面色红润。“尊前”,指宴席上;“春颜”,指酒后的面色红润。“赢”,取得。“春颜醉后红”,意谓在朋友面前尽情地欢乐,赢得了一个满面春风的好酒量,醉后脸红得像春天的桃花一样娇艳。
  4. 四十馀年尤悔在,致身惭与圣贤同。
    【注释】①“四十馀年”:四十多年。②“致身”:指跻身仕途。③“圣贤”:指古代圣明的国君。
    【赏析】第四联抒发了诗人对于仕途的失望情绪。前两句写四十多年来一直未能进入官场做官;后两句写诗人因为未能入仕而感到羞愧,愧不如古代圣明的国君。“四十馀年”指诗人在官场上的蹉跎岁月;“尤悔”意为尤其后悔。作者通过这两句话表达了自己对于不能进入仕途的遗憾和自责之情。“致身”一词在这里指的是进入仕途;“愧”字在这里是遗憾的意思,表示惭愧。“圣贤”,指古代圣明的国君。“致身惭与圣贤同。”意谓由于自己没有进入仕途而感到惭愧,觉得自己无法与古代圣明的国君相比。
    【答案】
    青山岩石许相容,密荫疏篱昼掩风。
    桃李丛中通燕子,溪云深处对渔翁。
    喜陪亲旧尊前乐,嬴得春颜醉后红。
    四十馀年尤悔在,致身惭与圣贤同。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