芳荔荫石桥,丛篁翳高旻。
徜徉豁幽况,不辨主与宾。
骈榭临曲池,文槛连幽山。
时运苦乖蹇,浊世难与言。
共得醉中乐,讵为醒者陈。
避喧寡所谐,谢俗常闭门。
安得来二仲,解我心烦愠。

【注释】

  1. 芳:香气。荔:荔枝。荫:遮蔽。石桥:石头建成的桥。
  2. 丛篁:竹林。翳:遮蔽。高旻:高空。
  3. 徜徉:漫步。豁幽:开阔幽深。
  4. 骈榭:并列的楼台,这里代指楼阁。临:靠近。曲池:曲折的水池。
  5. 文槛:雕花栏杆。连:接连。幽山:隐僻的群山。
  6. 时运:运气、命运。乖蹇(jiǎn):不顺利、不如意。浊世:污浊的世道。难与言:难以诉说。
  7. 共得:共同享受。醉中乐:在酒醉中的快乐。讵(jù):怎么。
  8. 避喧寡所谐:远离喧闹的地方很难找到合适的朋友或知己。谢俗:辞谢世俗。常闭门:经常关起门来。
  9. 二仲:指两位贤士,李三洲和王岱麓。二仲:《史记·伯夷列传》:“夷齐去之,采薇而食之,饿且死。”
    【赏析】
    这是组诗的第三首。诗人以清新淡雅的笔墨,描绘了一幅宁静优美的山水园林图,表达了自己对隐逸生活的向往之情。
    首联:“芳荔荫石桥,丛篁翳高旻。”诗人描绘了一幅美丽的自然景色,芳荔树荫蔽着石桥,茂密的竹林遮住了天空。这两句诗通过描绘自然景色,营造了一种静谧、和谐的氛围,为全诗定下了基调。
    颔联:“徜徉豁幽况,不辨主与宾。”诗人继续描绘了这种美好的景致,在这片幽深的环境中漫步,仿佛可以忘却一切烦恼,主客身份也变得模糊不清。这里的“主”指的是作者,“宾”则是指来访的朋友。诗人通过对这一场景的描绘,表达了自己在隐居生活中的喜悦之情。
    颈联:“骈榭临曲池,文槛连幽山。”诗人继续展开描绘,描述了一座并列的楼台靠近一个曲折的水池,楼台上有雕花栏杆连接着隐僻的群山。这些景象更加突出了诗人对隐逸生活的向往。
    尾联:“时运苦乖蹇,浊世难与言。”诗人感慨自己的时运不佳,处于污浊的世道之中,难以向外界倾诉内心的烦闷。这里的“时运”、“乖蹇”和“浊世”都体现了诗人对当时社会现实的不满和无奈。
    尾联:“共得醉中乐,讵为醒者陈。”诗人表示自己与来访的朋友一起畅饮美酒,沉浸在欢乐之中,不愿意将心中的喜悦告诉清醒的人。这里的“醒者”可以理解为那些清醒的人,他们无法理解诗人的内心世界。
    最后两联:“避喧寡所谐,谢俗常闭门。”诗人进一步表达了自己对隐居生活的向往。他远离喧嚣的城市,与世隔绝;谢绝世俗的纷扰,常常关起门来。这样的生活让他感到无比宁静和满足。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色和人物活动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对隐居生活的向往和追求。同时,诗人也在字里行间表达了对当时社会现实的不满和无奈。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