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公文誉动名流,一卧沧江白发秋。
姓字尽教魑魅识,雪鸿那向海山求。
空传玉宇寒相映,正忆金莲夜欲浮。
会见汉庭归召近,奇才千古更谁俦。
【注释】:
长公文誉动名流,一卧沧江白发秋。
姓字尽教魑魅识,雪鸿那向海山求。
空传玉宇寒相映,正忆金莲夜欲浮。
会见汉庭归召近,奇才千古更谁俦。
【赏析】:
王岱麓(1651-1703),名景仁,号岱麓,浙江嘉善人。乾隆年间进士,官至内阁学士、礼部尚书等职。他为人正直,敢于直言,曾因触怒皇帝被贬为庶人。这首诗是作者应王岱麓的邀请而写的。
首联“长公文誉动名流”,写自己因文才而闻名于世。“长公”是指张岱,字长公,又号陶庵,明末清初学者,文学家,思想家,散文家,戏曲理论家,诗人,画家等。他的作品有《陶庵梦忆》和《西湖梦寻》等。
颔联“姓字尽教魑魅识”,写自己的名字被邪恶势力所利用。“姓字”即姓氏和名字,“魑魅”指妖魔鬼怪。这里比喻自己的名声被邪恶势力所利用。
颈联“雪鸿那向海山求”,写自己的名字被邪恶势力所利用。“雪鸿”指大雪中的鸿雁,“海山”指大海上的山,这里比喻黑暗势力。这里比喻自己的名声被邪恶势力所利用。
尾联“会见汉庭归召近,奇才千古更谁俦”,写自己的才华无人可比。“汉庭”指汉朝,“汉庭归召”指汉朝皇帝的召唤,表示皇帝对自己的赏识和重用。“奇才”指杰出的才华,“千古”指永远,表示自己的才华将永垂不朽。“更谁俦”意为更没有人能与之匹敌。
整首诗通过对王岱麓的赞美,表达了自己对正义和真理的追求和坚守。同时,也表达了对黑暗势力的蔑视和反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