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河十月水潺潺,虏骑秋高过黑山。
六郡平时元近塞,一夫谁个可当关。
云中太守须重起,日逐贤王未肯还。
空抱平胡二三策,书生无计谒龙颜。
【注释】
闻警:听到警报。闻,听见。
交河:汉代县名,治所在今新疆吐鲁番西南交河城。
潺潺:水声潺潺。
虏骑:敌人骑兵。虏,古代对北方少数民族的称呼。秋高过黑山:指敌人已渡过黑山。秋高,天气晴朗。
六郡:指汉朝西域三十六国中六个郡。平时:平时无事之时。元:原来。
云中太守:指西汉末年匈奴单于派兵攻打汉朝时,汉昭帝派遣云中郡(郡治在今内蒙古包头市)长史霍去病率军抗击匈奴,霍去病因功封冠军侯,后任“票骑将军”,驻军祁连山一带。日逐王:匈奴贵族,曾为呼韩邪单于之婿、左贤王。
空抱平胡二三策:指虽有平定匈奴的良策,但无权实施。
龙颜:天子之面。此处指皇帝。谒:进见,拜见。
【赏析】
《闻警》是一首描写战争情景的边塞诗。此诗作于唐玄宗开元年间,当时安禄山正以诛除杨国忠、肃清朝中奸党为名起兵谋反,诗人亲眼目睹其势盛,而朝廷又无计可施,于是写下这首诗,表达了作者对国家安危和民族命运的深切忧虑和对朝廷无能的不满情绪。
首句写交河(今新疆吐鲁番附近)十月河水潺潺,暗示了叛军已经渡过黄河。颔联说六郡本来靠近边塞,如今叛乱者却轻易地攻陷了这里,可见朝廷的边防松懈。颈联写云中太守和日逐王都重新出关迎战,但是叛军势力强大,朝廷无人可以抵挡。尾联说书生虽有平复天下之计,但无权向皇上奏明。这是全诗的主旨,也是诗人关心的重点:朝廷没有能力抵抗外敌入侵,只能依靠边关将士奋勇杀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