嗟君何事独沾裳,闻着乌啼黯自伤。
池上薇花空浸月,堂前萱草不禁霜。
燕山雪作愁时鬓,楚水猿为客里肠。
见说王裒庐墓处,满林衰柏泪痕苍。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李峤的《赠徐舍人》。下面是对这首诗的逐句释义和赏析:

  1. 嗟君何事独沾裳,闻着乌啼黯自伤。
  • “嗟”是感叹词,表示感慨。
  • “独沾裳”指的是独自沾湿了衣衫,形容心情沉重,落泪。
  • “闻着乌啼黯自伤”中的“乌啼”是乌鸦的叫声,通常被认为是悲伤或孤独的象征。
  • “黯自伤”表达了作者听到乌鸦的叫声后感到悲伤和孤独,内心感到痛苦。
  1. 池上薇花空浸月,堂前萱草不禁霜。
  • “池上”指的是池边,“萱草”是一种常绿植物,常用来比喻母亲。
  • “空浸月”意味着月光照耀在池上的薇花上,但薇花并没有受到月光的滋润,显得有些凄凉。
  • “堂前萱草不禁霜”中的“禁”是承受的意思,“不禁霜”意味着萱草虽然能承受严寒,但仍然无法抵御霜冻。
  • 这里通过描绘薇花和萱草在月光和霜冻下的状态,表达了对岁月流逝、亲人渐远的感慨。
  1. 燕山雪作愁时鬓,楚水猿为客里肠。
  • “燕山”指的是北方地区,“愁时鬓”中的“愁”表示忧虑、悲伤,“鬓”是指人的鬓发,这里用来形容因忧虑而白发早生。
  • “楚水猿为客里肠”中的“楚水”指的是长江中上游一带,“猿”在这里代指思乡之人。
  • “客里肠”中的“客里”表示远离家乡的地方,“肠”是指思念之情。这句诗通过描绘燕山的雪和楚水的猿,表达了思乡之苦和内心的忧郁。
  1. 见说王裒庐墓处,满林衰柏泪痕苍。
  • “王裒庐墓处”中的“王裒庐”是指晋朝的王裒,他为了保护母亲的坟墓不被战火破坏,自己却选择守墓而死。
  • “满林衰柏泪痕苍”中的“满林”表示墓地周围树木茂盛,“衰柏”指的是枯萎的柏树,“泪痕苍”表示这些柏树见证了王裒的忠诚和牺牲。
  • 这两句通过描绘王裒墓周围的自然环境和植被,赞美了王裒的忠诚和牺牲精神,同时也表达了对英雄人物的敬仰之情。

赏析:
这首诗通过对徐舍人的描写,展现了诗人对于时光流逝、亲情逝去的深深感慨。诗人借助自然界的景象,如乌啼、池上薇花、堂前萱草、燕山雪、楚水猿等,巧妙地传达了对过去时光的留恋、对亲人的思念以及对于世事无常的感慨。同时,诗人也借此表达了对于忠臣义士的敬仰之情,通过王裒庐墓处的描述,体现了他对忠诚和牺牲精神的赞美。整首诗情感真挚,意象丰富,是一首具有深刻内涵的优秀诗歌。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