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识回峦外,沿溪曲径深。
云烟开绿亩,金碧动青林。
香篆迎风入,钟声过鸟寻。
萧清初觉好,风雨更幽岑。

伊山

心识回峦外,沿溪曲径深。

云烟开绿亩,金碧动青林。

香篆迎风入,钟声过鸟寻。

萧清初觉好,风雨更幽岑。

注释:

  • 心识回峦外:意为心灵深处感受到的山峰之形。
  • 沿溪曲径深:沿着溪流弯曲的小路深入。
  • 云烟开绿亩:云烟飘散在绿色的田野上空。
  • 金碧动青林:金色和碧绿色闪烁在青翠的树林中。
  • 香篆迎风入:点燃香料后产生的香气随风飘进。
  • 钟声过鸟寻:寺庙里的钟声在鸟儿寻找食物时传来。
  • 萧清初觉好:初冬的寒风吹拂下,觉得清新宜人。
  • 风雨更幽岑:风雨更加增添了山林的幽静之美。

赏析:
这首诗是一首描绘自然美景的山水诗。诗人通过细腻的笔触,将伊山的美景生动地展现在读者面前。首句“心识回峦外”表达了诗人对山峰的深深感受,仿佛心灵深处就能感受到那座山峰的存在。接着,诗人用“沿溪曲径深”来描绘山路的曲折与深远,使人仿佛置身于山谷之中,感受着大自然的宁静与美丽。

接下来的诗句中,“云烟开绿亩”和“金碧动青林”分别描述了云雾缭绕、绿意盎然的景象以及金碧辉煌的山林景色。诗人运用了丰富的色彩和动态的描绘手法,让读者仿佛置身于一幅美丽的山水画中。

最后两句“香篆迎风入,钟声过鸟寻”则展现了寺庙内的氛围与和谐。点燃香料后散发出的香气随风飘进,而寺庙里悠扬的钟声又在鸟儿觅食时响起,营造出一种宁静祥和的感觉。

整首诗语言优美,画面生动,通过对伊山的自然景观和人文环境的描述,展现了诗人对于大自然的热爱与向往。同时,也体现了古代山水诗中常见的意境追求,即通过描绘自然景物来表达诗人的情感与哲理思考。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