终知无寄处,不欲昧前期。
人世谁长目,天心自列眉。
寒宵闻见外,皑雪炫荧时。
岂为知音绝,停毫罢远思。
【注释】
终知无寄处,不欲昧前期。
人世谁长目,天心自列眉。
寒宵闻见外,皑雪炫荧时。
岂为知音绝,停毫罢远思。
【赏析】
《前雁字》诗十九首是一首咏物诗,以雁为题,寄托了作者深沉的感慨。
全诗分为五节,每节四句。前二节写诗人在秋夜遥望飞鸿、思念故土的情景;中间两节写诗人对友人的思念之情;后两节抒发诗人对友情的珍视,并表示自己虽不能如飞鸿般远行,但仍然会停下手中的笔,继续思念朋友,写下这首诗。
“终知无寄处,不欲昧前期。”意思是说,知道没有地方可以寄身,所以不想违背季节的时节而寄往他乡。“人世谁长目”,是说自己的目光所及之处都是茫茫人世,没有人可以长久地关注自己。“天心自列眉”的意思是说,上天的心就像人的眉毛一样,始终高高挺立着。这一句表达了诗人对自己命运的无奈和悲愤。
“寒宵闻见外,皑雪炫荧时。”意思是说,在寒冷的夜晚里,诗人听着外面传来的消息,看到了皑皑白雪,心中感到十分激动和喜悦。这里表达了诗人对于朋友的思念之情。
“岂为知音绝,停毫罢远思。”意思是说,我之所以停下手中的笔来思念远方的朋友,并不是因为知音已经断绝,而是在思念朋友的同时,也在思考人生的意义。这句话体现了诗人对友情的重视和珍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