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华欲上不得上,晴光一倍偿今朝。
轻云疑尔还相掩,宿雾初蠲忽巳飘。
低亚殢人相绰约,回波响远试逍遥。
翻然欲把浮邱袂,冉冉云轻隔海潮。
【注释】
南天,指南方的天空。窝,即“凹”,指凹处或凹形的物体。授,给与。竹影:指月亮。题用:即“以……为题”。徐天池:指唐代诗人徐凝。《云溪友议》卷上:“唐徐凝字文卿,尝赋诗云:‘独步高城百尺楼,遥瞻北斗挂南州。’人谓‘天上有北斗’,遂被放去。”香烟:指云烟。七首:指《南中咏物十绝句》中的前六首。一:第一首。南中咏物十绝句:这是其中一首。“南中”指今云南一带。
【译文】
皎洁的月光本欲高升而不得,晴空之下的阳光却加倍地照耀了今朝。
轻淡的云彩仿佛想遮掩住明月,刚刚驱散的雾气忽然又飘起来了。
低垂的山峦相依偎,好像美人的腰肢。回荡的水波声远远传来,使人试想逍遥自在。
突然想要把浮邱袖挥舞起来,冉冉升起的云朵隔断了海潮。
【赏析】
这首诗是徐凝在唐僖宗乾符三年(876)游历南中时所作。当时作者正处在政治斗争漩涡之中,他借对南中的自然风光的描写抒发自己对朝廷和现实生活的矛盾心情,寄寓着复杂的感慨和忧愤之情。
此诗首句写“月华欲上不得上”,暗含了诗人对当政者的不满,同时也表达了自己内心的矛盾;次句写“晴光一倍偿今朝”,表现了诗人对美好时光的喜爱与珍惜,同时暗含了对黑暗现实的批判;第三句“轻云疑尔还相掩”,写云遮月的情景,暗示了诗人对朝廷权臣的警惕;第四句写“宿雾初蠲忽巳飘”,表现了诗人对清新、美好环境的热爱,同时表达了自己希望尽快摆脱黑暗现实的渴望;第五句写“低亚殢人相绰约”,暗含着对朝廷重臣的戒备;第六句写“回波响远试逍遥”,表达了诗人对自己前途的自信和乐观态度。
全诗构思精巧,意境优美,含蓄深沉,耐人寻味,充分体现了徐凝的艺术才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