昔昔回头艳已轻,苔情欲薄藓相迎。
香遮蚁径迷柯郡,雨浥莺声唱渭城。
旁砌可能别有主,依萍取次但怀清。
陌桑曲柳空相识,我自非卿卿自卿。

【解析】

这是一首咏物言志的七绝。诗人借咏物抒发自己的情感。前四句写花,后两句写人。全诗意境清幽,语言简练,寓意隽永。

(一)

正落花 —— 正当花开时节,落花满地。

昔昔回头 —— 那娇艳欲滴的花朵,曾经多么令人留恋,如今却凋零了。

轻 —— 形容花儿的花瓣儿随风飘落的样子。

苔情 —— 指青苔。苔,一种植物。苔藓生长在岩石或潮湿的地方,常附着于地面和墙壁,呈青绿色。苔藓能吸收土壤中的水分,防止水土流失,所以又叫做“土壤的守护者”。

相迎 —— 苔藓长在青苔上,与青苔相伴,故用相迎。

(二)

香遮蚁径 —— 蚂蚁在花间穿行,花香被它们挡住了,只能隐约闻到花香。

柯郡 —— 指山脚下的小村庄。柯,小树丛。郡,古代行政区划之一,相当于现在的县。

浥 —— 湿润;沾湿。

莺声 —— 黄莺婉转的啼鸣声。

渭城 —— 地名,今陕西渭南。渭河以北为渭城。

(三)

旁砌 —— 旁边堆积着青苔。

可能 —— 或许,说不定。

主 —— 主人。

依萍 —— 依附着萍草漂浮在水中。

取次 —— 随便。

怀清 —— 心中保持清醒、不糊涂。

(四)

陌桑曲柳 —— “陌”指田间小路。桑曲柳是桑树上弯曲的树枝。这里泛指路边的树木。

空相识 —— 白白认识一场。

我自非卿 —— 我与你不同,你并不是我的卿(对对方的美称)。

(五)

赏析:

这首诗写于元代,作者王冕是宋代诗人林逋《暗香》和陆游《卜算子·咏梅》的传人。王冕以梅花自许,他的诗多写梅花。这首《正落花》,是一首咏物的七言律诗。全诗从视觉角度出发,通过描写花开花落的情景,表达了诗人对美好事物的留恋之情以及人生无常之感慨。全诗意境清幽,语言简练,寓意隽永。

首联两句写花,“昔昔回头艳已轻,苔情欲薄藓相迎。”春天来临,百花盛开,但很快会凋谢。诗人用“昔昔回头”来比喻花的艳丽和美丽,但很快就要过去了,就像夕阳即将落山一样。这里的“苔情”是指苔藓的生长情况,苔藓是一种生长在阴湿地方的低矮植物,它依附在青苔上,与青苔相伴。这里的“欲薄藓”表示苔藓已经接近苔藓的底部,即将枯萎。诗人用这样的诗句来表现花的美丽和短暂。

颔联两句写花落的情景,“香遮蚁径迷柯郡,雨浥莺声唱渭城。”春风吹过,花落满地,引来许多蚂蚁在上面行走,花香掩盖了蚂蚁的足迹。而黄莺在花丛中啼叫,歌声在花落的土地上回荡。这两句诗描绘了一幅花落的场景,充满了生机和活力。

颈联两句写花落的人世感,“旁砌可能别有主,依萍取次但怀清。”旁边堆积着青苔的墙可能有人居住,而水中漂浮的浮萍可能有人依靠。然而,无论在哪里,诗人都保持一颗清醒的心。这里的“可能”表示可能性,而“取次”则表示随意的意思。诗人用这样的方式来表达自己对于人生的态度和看法。

尾联两句写花落的情感寄托,“陌桑曲柳空相识,我自非卿卿自卿。”在路边的桑树上生长的曲柳,虽然与我无缘相遇,但我并不后悔。因为我与你是不同的,你并不是我的卿。这里的“陌桑曲柳”指的是路边的桑树。这里的“空相识”表示无法相识。而“我自非卿”则表示我自己不是你的卿,而我也不是你的。这里的“卿”在这里用作对别人的尊称。

这首诗通过描写花的盛开、凋谢、落在地上以及人的来往等情景,表达了诗人对于人生无常之感慨以及对美好事物难以长久的感慨。同时,诗人也表达了自己对人生的淡然和超脱,以及对未来的期待和憧憬。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