藤倚芦交两不关,星星石火迸斑斓。
一时齐现∴三点,诸品无馀道入还。
枯木何妨春色暖,絮泥却遣柳枝鳏。
牛头鸟散无消息,柏子庭前翠色闲。

【注释】

藤倚芦交:指藤萝和芦苇交相缠绕,形成天然的篱笆。两不关:相互牵连、影响而不相干预。星星石火:形容时间短暂如星火闪烁。迸斑斓:指落花缤纷,色彩斑斓。诸品无馀道入还:各种品类的花朵都来不及绽放就凋谢了。枯木何妨春色暖:即使枯槁的树木,也有春天的气息。絮泥却遣柳枝鳏:指柳絮落在泥土上,让柳树失去了繁花的光彩。牛头乌散无消息:比喻事物或人突然消失,没有消息。柏子庭前翠色闲:庭院里柏树上长满了青苔,显得幽静闲适。

【赏析】

《寄咏落花十首》,是唐宣宗大中八年(854年)作者任江州刺史时所作。这首诗以“寄”为题,寓情于物,托物言志,借景抒情,情景交融。诗中描绘了落花纷飞的美景,抒发了诗人对人生无常和美好时光流逝的感慨。语言优美,意境深远。

第一句“藤倚芦交两不关”,描述了藤萝和芦苇交缠在一起的情景。这里的“两不关”是指它们相互牵连、影响而不相干预,形象地描绘了自然界中植物之间的相互依存关系。这句诗既表达了诗人对自然和谐之美的赞美,也反映了他对于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生活态度。

第二句“星星石火迸斑斓”,形容时间短暂如星火闪烁。这里的“星星石火”是指时间如同闪烁的星火一样短暂,而“迸斑斓”则形容落花缤纷,色彩斑斓的景象。这句诗通过描绘时间的短暂和落花的美丽,表达了诗人对于生命的短暂和美好瞬间的珍惜。

第三句“一时齐现∴三点,诸品无馀道入还”,进一步描绘了落花纷纷扬扬的景象。这里的“∴三点”是指落花在天空中形成了一种美丽的图案,而“诸品无馀道入还”则表示各种花卉都已经凋零殆尽,只剩下了最后的几朵。这句诗通过描绘落花的盛衰变化,表达了诗人对于生命无常和人生百态的感慨。

接下来的两句“枯木何妨春色暖,絮泥却遣柳枝鳏”,以枯木和柳絮为喻,表达了诗人对生命的珍视和对美好时光的留恋。这里的“枯木”象征着生命的延续和坚韧,“春色暖”则表示即使在寒冬腊月,生命依然保持着生机和活力;而“絮泥”则是指柳絮落在泥土上,让柳树失去了繁花的光彩,但即便如此,柳树依然顽强地生长着。这两句诗既表达了诗人对生命无常的感慨,也表达了他对美好时光流逝的无奈。

最后一句“牛头鸟散无消息,柏子庭前翠色闲”,以牛头鸟和柏树为喻,表达了诗人对于人生归宿的淡然和对于宁静生活的向往。这里的“牛头鸟散无消息”意味着牛头鸟飞走了,没有留下任何消息;而“柏子庭前翠色闲”则表示柏树在庭院里静静地生长着,散发着翠绿的颜色。这两句诗既表达了诗人对于生命归宿的淡然,也表达了他对宁静生活的追求。

《寄咏落花十首》通过对落花的描绘和对生命、时光的思考,展现了诗人深邃的思想内涵和独特的艺术风格。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