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之无闻杳希夷,可左泛兮可右移。
丹灶烟轻飞武火,明窗尘细弄婴儿。
动而愈出弱频用,失亦若惊辱较宜。
气母欲抟抟不得,流珠常惜去人时。
【解析】
此诗是一首咏物抒怀的佳作。“听之无闻杳希夷,可左泛兮可右移。”诗人用拟人化的笔调,将落花比作飘然若仙的仙子,既没有声音,又无踪迹可循。这两句写落花的无声无息、来去自如。“丹灶烟轻飞武火,明窗尘细弄婴儿。”“丹灶”指炼丹炉,这里用以比喻落花。“风轻”,形容落花的轻盈飘逸。“尘细”,形容落花的细腻。“弄婴儿”即玩赏落花。“可左泛兮可右移。”落花可以左移也可以右移,写出了落花随风飘荡的状态。“动而愈出弱频用,失亦若惊辱较宜。”“弱频用”指落花随风飘荡时,形态柔弱。“失亦若惊辱较宜”指落花被风吹走后,犹如受到了惊吓,不敢再接近。这四句写落花随春风飘荡的状态。“气母欲抟抟不得,流珠常惜去人时。”这是对落花状态的进一步描写。“气母”指春神,这里借指落花。“抟不得”指春神想要抓住落花却抓不住,说明风儿吹得多么急呀!“流珠”喻指落花。“常惜去人时”指落花总是舍不得离开人们。这四句是对落花状态的进一步描写,突出了落花在春风中自由自在地飘荡的特点,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落花的喜爱之情。最后四句为全诗的总结:“气母欲抟抟不得,流珠常惜去人时。”诗人以落花自喻,感叹自己不能像落花那样随心所欲地生活。这既是对自己命运的感慨,也是对现实不满的流露。
【答案】
译文:
听落花的声音没有一点儿声响啊,它既可以向左飘荡也可以向右转圈啊。
炼丹炉里的烟雾轻轻飘起,如同武火在焚烧着落花;明亮的窗户上落下了尘埃,仿佛在玩赏着落花。
落花随风飘荡越来越轻盈,但一旦被折断就会非常疼痛;落花失去了春天的保护,也感到羞耻和屈辱。
春风想要紧紧抱住落花但却抓不住,落花总是舍不得离开人们。
赏析:
此诗是一首咏物抒怀的佳作。首联两句写落花的自由自在,既没有一点声响,又可以任意飘荡。颔联写落花的飘荡姿态,丹灶是炼丹炉,这里用以比喻落花。“风轻”,形容落花的轻盈飘逸。“尘细”,形容落花的细腻。“弄婴儿”即玩赏落花。尾联写落花随风飘荡的状态。颈联写落花随春风飘荡的状态。“气母欲抟抟不得”,指春神想要抓住落花却抓不住。“流珠常惜去人时”,指落花总是舍不得离开人们。最后四句为全诗的总结:春风要紧紧抱住落花却抓不住,落花总是舍不得离开人们。这两句诗抒发了诗人对落花的热爱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