苔林云茧孰相寻,鸟篆虫书枉见侵。
横摘孝经穷司马,巧翻淫咒嬲祇林。
玄黄野逐唯君驾,皂白沟分记子衿。
一石桐油舂不了,披裘那识路旁金。
读甘蔗生遣兴诗次韵而和之七十六首
苔林云茧孰相寻,鸟篆虫书枉见侵。
横摘孝经穷司马,巧翻淫咒嬲祇林。
玄黄野逐唯君驾,皂白沟分记子衿。
一石桐油舂不了,披裘那识路旁金。
注释:
- 苔林:指草木丛生的森林地区。
- 云茧:比喻变幻莫测的事物或人。
- 鸟篆虫书:指古代的甲骨文、篆字等文字。
- 横摘:随意取用。
- 司马:这里指司马相如,汉代著名的文学家。
- 巧翻:巧妙改变。
- 玄黄:形容色彩混杂的样子。
- 野逐:追逐自然。
- 皂白:黑白,比喻是非。
- 子衿:代指读书之人或学生。
- 桐油:一种食用油。
赏析:
这首诗以自然景象为背景,通过描述苔林中云茧的变化、鸟儿留下的甲骨文、随意采摘的《孝经》以及司马相如的文字技巧,展现了一幅丰富多彩的画面。同时,诗人巧妙地运用色彩和自然元素,表达了对自由自在生活的向往和对知识学问的追求。诗中的“玄黄”与“皂白”两词相互映衬,既体现了自然色彩的丰富多样,也寓意了人生的真伪难辨。最后两句则通过描述桐油无法完全洗净衣物的情景,隐喻了人生道路的复杂多变,以及对真理的探寻永无止境。整首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是一首富有哲理和艺术价值的佳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