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史笙歌尽未殊,林光江气各清迂。
深知帝里春偏静,小爱闲官韵不拘。
水有性情鸥鹭得,月函虚皛藻蘋孤。
回舟群动皆空谧,隔岸笼灯半有无。
【注释】
刘护军:指刘禹锡。
基秋兴:即《秋词》三十八首之三十四。
书史笙歌尽未殊:诗一开头就写尽了书中史书和笙乐歌声,但与往日没有两样。殊:不同。
林光江气各清迂:山光水气各清新、恬静。清迂:宁静深远。
深知帝里春偏静:《资治通鉴·唐纪·玄宗天宝二年》:“上(玄宗)曰:‘春色属人,而吾属不及,何其虚也。’”此句意谓我深深知道京城长安(帝里)的春天特别静谧,其他的地方则不然。帝里:指京城长安,古称西京。
小爱闲官韵不拘:我虽是个闲官,却喜欢吟咏诗词,不受拘束。韵:音律节奏。
水有性情鸥鹭得:诗人认为水是有感情的,所以能与鸥鸟、野鸭相投合。性情:这里指情调。鸥鹭、野鸭:水边动物。
月函虚皛藻蘋孤:月亮在水面上的投影是虚映的,像白色的浮萍。喻指水中倒影。月函:指月亮。函:盛着东西的袋子,这里指月亮的投影。虚皛:白貌、白影。
回舟群动皆空谧:船儿在水上缓缓行驶,周围的动静都显得十分安静。回:回转、返回。
隔岸笼灯半有无:《太平广记》卷八七二引《潇湘录》:“潭中夜游多见鬼物,如乘船入者必遇风涛之险。”此处暗用其意。隔岸:指远处的河岸。笼灯:形容灯火辉煌,照得河面如同笼罩在一层灯光之中。
【赏析】
这首诗是刘禹锡在任苏州刺史时所作。当时他正在苏州任职,写了《秋词》三十八首来抒发自己的情怀。这首诗是他其中的第三十四首。
全诗分三层。前两句写自己对京城长安春天的感受;后两句写自己对闲官生活的喜好。中间两句是过渡。
第一联“书史笙歌尽未殊,林光江气各清迂”,意思是说,虽然书史歌舞等娱乐活动都已过去,但京城长安的春天仍然保持着那种清新宁静的气氛;而外地的景色却因缺少这些繁华的娱乐活动,所以显得有些清冷和幽远了。这两句诗既写出了京城春天的特点,又写出了自己的感受,表达了对京城春天的赞美。
第二联“深知帝里春偏静,小爱闲官韵不拘”,意思是说,虽然我知道京城的春天特别安静,但我还是很喜欢这种宁静的环境,而且我还喜欢吟咏诗词,不受拘束。这一联既写出了自己对京城春天的喜爱之情,又写出了自己的生活情趣,表达了对自由自在生活的向往。
第三联“水有性情鸥鹭得,月函虚皛藻蘋孤”,“回舟群动皆空谧,隔岸笼灯半有无”,这几句诗的意思是说,水是有感情的,它能与鸥鸟、野鸭等动物相互投合;月亮在水中形成的倒影是虚映的,像白色的浮萍。船儿在水上缓缓行驶,周围的动静都显得十分安静。这几句诗既写出了诗人对自然景色的赞美,又写出了他对生活的独特感悟。
整首诗写得简洁明快,意境深远,既表现了诗人的情感和个性,又描绘了美丽的景色和生动的景象,是一首很有特色的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