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角阴垂槲径遮,浅檐风转搅横斜。
佳人何必牵萝补,百琲明珠缀若邪。

【注释】

和梅花百咏诗古梅:指《梅花百咏》中的古诗。小角阴垂槲径遮,浅檐风转搅横斜:小角落下,槲树的枝干遮住了路,风一吹,树枝摇曳不定,像被什么东西搅动一样,显得凌乱不齐。佳人何必牵萝补,百琲明珠缀若邪:“佳人”即美女,“萝补”是古代女子用葛藤做的一种布帛,用以修补衣服。诗人说,美丽的女子何必用这种粗布来修补呢?她可以用珍珠、宝石来装饰衣襟,百颗珍珠就像一百颗明珠,缀在衣襟上,比葛藤更加华贵美丽。

【赏析】

此为一首咏物诗。全诗前半首写古梅之形,后半首写梅花之韵。

开头两句写梅树之形。“小角阴垂”,是形容梅树虽矮小,却有挺拔的气势。“槲径遮”,写梅树虽然高大,但枝叶茂盛,遮住了周围的小路。这里,诗人运用夸张的手法,形象地描写出了梅花的生机勃勃和旺盛的生命力。“浅檐风转搅横斜”,则进一步写梅树之姿。梅树的花蕊呈淡黄色,花期在早春,所以诗人称之为“浅檐”。梅树的枝条因长年受风的侵袭而变得弯曲,所以诗人称之为“横斜”。这两句写出了梅花傲然独立的精神气质。

接着写梅花之美。“佳人何必牵萝补”,是说美丽的女子何必用葛藤做布帛来修补衣裙呢?诗人用了比喻的手法,将葛藤的粗拙与美人的娇美相对比,表达了作者对梅花的赞美之情。“百琲明珠缀若邪”,诗人用“百琲”(即百颗)明珠来形容梅花,这是夸张的写法。诗人用“若邪”代指衣襟,意即以百颗明珠缀在衣襟上,更显得光彩夺目,美丽动人。

这首诗通过描绘梅花的形象和风骨,赞美了梅花的坚韧和高洁。同时,诗人还运用了比喻、夸张等修辞手法,使诗歌语言富有诗意和美感。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