置身云际观,何为而栖栖。
延目千秋视,所据皆粉齑。
目力既有穷,生年不久稽。
吾心固可引,遥与霄汉齐。
苟守规中见,安能无笑啼。

三门滩感兴三首

置身云际观,何为而栖栖。

延目千秋视,所据皆粉齑。

目力既有穷,生年不久稽。

吾心固可引,遥与霄汉齐。

苟守规中见,安能无笑啼。

【注释】:

  1. 置身云际观:置身于高耸入云的高处观看。云际,云端之上的意思。
  2. 何为而栖栖:为什么要栖息在这么高的地方?
  3. 延目千秋视:放眼远眺千年。
  4. 所据皆粉齑:所依靠的都是微不足道的东西。
  5. 目力既有穷:视力已经有限。
  6. 生年不久稽:生命的短暂。
  7. 吾心固可引 :我的志向是可以追求的。
  8. 遥与霄汉齐:可以和天上的星星一样。
  9. 苟守规中见:如果能够守住心中的法则。
    【赏析】:
    这是组诗中的第二首,诗人身处高处俯瞰世界,却感叹人生短暂,只能寄托于高远的理想之中。
    第一句“置身云际观”,描绘出诗人站在高处俯瞰的景象。他仿佛置身于云端之上,视野开阔,可以一览众山小。这里的“观”字,既指观察景色,也暗含了诗人对人生的感悟。诗人站在高处,俯瞰着脚下的一切,不禁感慨万分。这种高处不胜寒的感觉,让他产生了“何为而栖栖”的疑问。
    第二句“延目千秋视”,诗人放眼望去,看到了千年的历史。这里的“千秋”既形容时间的悠久,又暗示了诗人对于未来的期待。他希望看到历史的变迁,见证人类的进步。然而,眼前的一切却让他感到渺小和无力。他感叹自己所能依靠的只是那些微不足道的东西,这让他感到生命的短暂和自己的渺小。
    第三句“所据皆粉齑”,诗人进一步表达了自己的感慨。他所依赖的一切都像是微不足道的粉末,无法给他带来真正的价值和意义。这让他深感人生的虚无和空虚。
    第四句“目力既有穷”,“生年不久稽”,诗人感叹自己已到暮年,生命即将结束。他的视力有限,无法看到更广阔的世界;他的生命也将很快终结。这种感叹让他感到无比的悲哀和无奈。
    第五、六句“吾心固可引,遥与霄汉齐”是说,尽管我的生命有限,但我的志向却是崇高的,可以追求到更高的境界。这里“固”表示坚定,“霄汉”是指天空中的银河,象征着极高的境界。诗人通过这句话表达了他对理想的执着追求,即使生命有限,也要勇往直前,追求更高的目标。
    最后两句“苟守规中见,安能无笑啼”,诗人反思了自己的行为是否坚守了自己的原则和信仰。如果他能够守住心中的法则和信念,那么就不会因为生活中的挫折和困难而感到痛苦和悲伤。这里的“笑啼”既指生活中的喜怒哀乐,也暗示了诗人内心的矛盾和挣扎。
    这首诗通过对诗人站在高处俯瞰世界的描写,展示了他对生命、理想和信仰的思考和感悟。他感叹生命的短暂和自己的渺小,但同时也表达了他对理想的执着追求和对生活的积极态度。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