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秋三楚填淫荒,谁能不断忧思肠。
遥遥极浦浮云树,渺渺生洲迷荻蒋。
马殷南国飞星白,陆逊西垒落日凉。
咫尺千波杳向往,孰为大壑恣埋藏。
洞庭秋三十首
三秋三楚填淫荒,谁能不断忧思肠。
遥遥极浦浮云树,渺渺生洲迷荻蒋。
马殷南国飞星白,陆逊西垒落日凉。
咫尺千波杳向往,孰为大壑恣埋藏。
注释:洞庭湖的秋季景象,洞庭湖在秋天的时候,水面宽阔,水天相接,景色壮丽。但是,由于湖水的泛滥,洞庭湖周围地区常常发生水灾,给当地人民带来极大的灾难。因此,诗人用“淫荒”来形容洞庭湖的景象。这里的“淫荒”一词,既形容了洞庭湖的美丽,也表达了诗人对洞庭湖周边地区的担忧。
“遥”,表示距离遥远的意思。“渺渺”,形容水势浩渺、广阔无垠的样子。“生洲”,是指生长在湖中的陆地,也就是人们所说的沙滩。“蒋”,是一种草本植物,这里用来比喻芦苇。
“马殷”,是五代时期的一位君主,他的国家位于南方,与洞庭湖相邻。他的国家在历史上曾经遭受过战乱和破坏,但在他的领导下,国家逐渐恢复了稳定和发展。这里的“马殷”象征着国家的繁荣和安宁。
“陆逊”,三国时期蜀汉的名将,他曾经在荆州担任过太守。他的智勇双全,使他成为三国时期最著名的将领之一。这里的“陆逊”代表着智慧和勇气。
“咫尺”,指非常近的距离。“千波”,“千波”在这里指的是洞庭湖的众多支流。“杳”,表示深远、模糊不清的样子。“向”,动词,表示方向。“往”,代词,表示目的地或目标。“向”在这里的意思是向着某个方向前进,即朝着洞庭湖的方向前进。
“孰为”,意思是谁能够做到?“为”,介词,表示做某事的人或事物。“大壑”,指的是深不可测的山谷或深池。“恣埋藏”,表示任凭其自然地沉入地下。“恣”,副词,表示完全、彻底的意思。“埋藏”,名词,意思是埋葬、埋藏。
赏析:这首诗描绘了洞庭湖秋季的壮丽景象,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洞庭湖周边地区的担忧。诗中运用了丰富的比喻和象征手法,将洞庭湖比作一片充满生命力的湖泊,而将周围的土地比作生在水中的陆地,生动形象地展现了洞庭湖的风貌。同时,诗中还将马殷和陆逊两位历史人物引入其中,分别代表了国家的繁荣和智慧。整首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给人以美的享受和思考的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