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风软縠退以听,濯濯平远拔昭灵。
吝俭物情不获巳,险阻大造故须经。
馀霞半壁从明灭,征雁万双亦伶俜。
居然幻泡警凉魄,无数浮心一日扃。

【注释】

洞庭秋三十首:指唐代诗人贾至的《洞庭秋》组诗。

软縠(hú):细丝织布。

濯濯(zhuó):水清的样子。

拔昭灵:突出高耸入云的山峰。

吝俭物情:吝啬、节俭的人。物情,人的情性。

险阻大造:险峻难行的道路。这里指通往山中的小路。

居然:竟然,想不到。

幻泡:虚幻的泡影,这里比喻湖面。

扃(jīng):闭锁,关闭。

【赏析】

这是一首七绝,是《洞庭秋》组诗之一。

前四句写景,后四句抒情。全诗意境清远,笔调明丽,有如一幅山水画。

第一句“微风软縠(hú)退以听”,意思是说微风吹过水面,轻拂过细腻的绸布,使诗人驻足聆听。这里的“软縠”是形容微风之轻,而“退以听”则表明了诗人对这微风的感受,他静静地倾听着,仿佛听到了大自然的声音。第二句“濯濯平远拔昭灵”,则是在描绘一幅美丽的山水画卷。诗人用“濯濯”形容湖水清澈见底,用“平远”来形容山峦连绵起伏,用“拔昭灵”来形容山峰的高耸入云。这三句话共同构成了一幅山水交融的美丽画面,让人不禁为之陶醉。第三句“吝俭物情不获巳”,则是在抒发诗人内心的感受。诗人说自己是一个吝啬、节俭的人,但面对这样的美景,他感到自己的吝啬之情无法满足,于是只好勉强自己前来观赏。这句诗表达了诗人内心的无奈和挣扎。

诗人转向描写旅途中的风景。第四句“险阻大造故须经”,描述了道路的险峻和曲折,意味着诗人需要经历一段艰难的旅程。然而,第五句“馀霞半壁从明灭”却带来了一丝慰藉,夕阳的余晖洒在湖面上,形成一片片闪烁的光斑,为这幅山水画增添了几分神秘感。第六句“征雁万双亦伶俜”,则通过描写飞鸟的身影,进一步营造了一种宁静而又孤独的氛围。

最后一句“居然幻泡警凉魄,无数浮心一日扃”,则是诗人对整个旅行的深刻反思。他认为这场旅行就像是一个虚幻的泡影,提醒着他不要过于迷恋于眼前的美景,更应该关注内心的宁静与平和。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色的描绘和内心感受的表达,展现了诗人对人生哲理的独特见解和深刻感悟。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