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园丹荔熟,扶杖亦闲过。
土产无中贯,园丁荐绿罗。
永元存谏草,天宝泯馀波。
泰运真难遇,林泉奈老何。
荔枝
【注释】:
东园丹荔熟,
扶杖亦闲过。
土产无中贯,
园丁荐绿罗。
永元存谏草,
天宝泯馀波。
泰运真难遇,
林泉奈老何。
【译文】:
荔枝成熟的时候,东园的荔枝熟了。拄着手杖也来游赏一番。荔枝没有中间的核,园丁却把它放在绿叶中。永元年间留下了谏草,天宝年间的余波荡漾。真是难得有好运气,在林泉中老去又奈何?
赏析:
此诗作于唐德宗建中元年(780),时年作者五十二岁。是年,作者由刑部侍郎迁升为礼部郎中、集贤院学士,故称”新除官”。诗人因事出外,路过家乡东园,观赏荔枝成熟的美景并写下此诗。
首句”荔枝熟”三字点明时节和题意,接着便写自己来到此地所见所感。”丹荔熟”,以色彩形容果实,突出了荔枝成熟时的鲜红色泽和诱人的光泽,使人一见就为之倾倒。”亦闲过”,用笔轻松,表现了诗人悠闲自得的心情。
颔联两句,承上启下,既点明时间,又交代原因。荔枝没有中间的核,园丁却把它放在绿叶中。这一细节描写,生动形象地表现出荔枝的独特魅力。同时,也反映了当时人们对荔枝的喜爱之情。
颈联两句,进一步表达了作者对荔枝的喜爱之情。永元年间留下了谏草,天宝年间的余波荡漾。这句诗既指唐代的永元年间留下了谏草,又暗指唐代天宝年间的安史之乱。这两句诗句虽然看似平淡无奇,但却蕴含着深刻的历史意义和文化内涵。
抒发了自己对时光流逝、岁月无情的感慨。泰运真难得,而林泉却无法抵挡岁月的侵蚀;人生易老,而自己却无法摆脱这种宿命。这两句诗句既表达了诗人对生命的感叹,又体现了他对人生的无奈和困惑。整首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通过对荔枝的描绘,展现了一幅美丽的田园风光画卷,同时也寄托了诗人的情感和思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