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老修桥前代前,至今遗泽似当年。
我行欲觅云仍问,四顾山荒石路偏。

梁老桥

梁老修桥前代前,至今遗泽似当年。

我行欲觅云仍问,四顾山荒石路偏。

注释:

  1. 梁老:指梁思成(1901年6月23日-1972年10月16日),建筑学家,中国现代建筑师的奠基者,中国建筑学界的先驱。他在中国建筑史上的贡献是不可磨灭的。他的一生致力于中国建筑事业的发展和研究工作,为后人留下了宝贵的财富。梁思成在建筑学领域的贡献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a. 对中国古代建筑的研究和保护:梁思成深入研究了中国古代的建筑风格和结构,通过对古代建筑的保护和修复,使得这些珍贵的文化遗产得以保留下来。例如,他参与修复了北京的天坛、祈年殿等古代建筑,使它们得到了很好的保护和传承。
    b. 对中国古代建筑理论的研究:梁思成深入研究了中国古代的建筑理论,提出了许多重要的建筑观点和理念,如“建筑是凝固的音乐”等。这些研究成果对于推动中国建筑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2. 我行欲觅云仍问:这句话的意思是:我正在寻找云朵,却依然询问方向。这里的“我行欲觅云”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向往和追求,而“仍问方向”则表现出诗人在探寻过程中的迷茫和困惑。这句诗表达了诗人对大自然的热爱和对未知世界的好奇。
  3. 四顾山荒石路偏:这句话的意思是:环顾四周,只见山峦荒芜,石路弯曲曲折。这里的“四顾山荒”描绘了诗人所处环境的荒凉景象,而“石路偏”则突出了山路的险峻和不易行走的特点。这句诗通过描写环境的变化,展现了诗人内心的孤独和无奈。
    赏析:
    这首诗以梁思成为主题,赞美了他的伟大贡献和对中国古代建筑的研究与保护。首句“梁老修桥前代前”,直接点题,表明了梁思成是一位杰出的建筑学家,他的工作跨越了多个世代。接着,“至今遗泽似当年”进一步强调了他工作的重要性和持久性。第三句“我行欲觅云仍问”,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和对未知的追求,同时也透露出他在追寻中遇到的困难和挑战。最后一句“四顾山荒石路偏”,则是诗人内心情感的真实写照,展现了他对环境的感慨和无奈。整首诗语言简洁明了,情感真挚动人,既表达了对梁思成的评价和赞扬,也抒发了诗人自己的情感和思想。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