橘过淮为枳,非恋淮南好。
南方风土宜,橘性自能保。
君看天南星,处处入本草。
夫何生南海,而能济饥饱。
八月风飕飕,闾阎菜色忧。
南星就根发,累累满筐收。
大者或连梗,如孛如旄头。
小者累十百,附大如赘瘤。
携来煮大铛,翁媪坐绸缪。
熟盛巨瓦钵,剥嚼饱乃休。
儿孙分瓦碗,满量各自由。
饱睡到天明,何管蝶梦周。
主母晨相过,煮茶亦见留。
加教致殷勤,洁脱烜膏油。
馀留上市卖,今夜赏中秋。
城中剥鬼皮,比屋有价酬。
外此惟果腹,闾阎以优游。
海外此美产,中原知味不。
【译文】
橘在南方生长,到了淮河就变味了,不是因为留恋淮南的气候。
因为南方适宜它的生长环境,所以橘树本性能够保全。
你看天南星,到处都能被用来入药。
为什么生长在南海,却能救济饥饿的人。
八月刮起风来,人们面色愁苦,担心收成不好。
天南星从根部发芽,结满了竹篮,收获颇丰。
大的天南星或者连着梗,像孛(bó)或旄头。
小的天南星有十百个,依附在大天南星上像赘瘤一样。
把它带来煮在大锅里,老翁老妇坐在一起准备食物。
把熟了的天南星放在巨大的瓦钵里,剥开嚼食直到吃饱才罢休。
儿孙们各自拿着瓦碗吃,满满当当地各取所需。
吃饱睡到大天亮,哪里还顾得去蝴蝶梦呢?
主母清晨过来看望,煮茶也顺便招待客人。
还教给客人致殷勤,洗净后涂上香油。
剩下的天南星拿到市场去卖,今夜赏中秋明月。
城中的人们剥去鬼皮,价钱和房屋等价。
除了这之外,只有靠它果腹度日,老百姓过着优游的生活。
海外出产这种美产,中原人知道味道不?
【注释】
- 天南星:一种植物名,可入药。
- 橘过淮为枳:比喻事物因环境不同而发生变化。
- 南方:这里指南方地区。
- 淮南:古地名,在今安徽省一带。
- 风土宜:气候和土壤适宜。
- 保:保持原状。
- 本草:中药学。
- 生南海:生长在南海。
- 济饥饱:解救人们的饥饿。
- 闾阎(lǘ yán):泛指平民百姓的居所。
- 濯(zhuó)膏油:用肥皂水清洗。
- 比屋:每家每户。
- 知味不:知道什么味道好。
【赏析】
此诗描写了天南星生长在不同地域的情况,并借以表达作者对于自然、人生以及社会的不同看法,表达了作者对生活的热爱和对劳动人民的同情。
首联“橘过淮为枳,非恋淮南好”是说橘在经过淮河之后就变成了枳子,这并不是因为它怀念淮南的气候。这里的“淮南”“淮河”都是地名,指的是长江以南的江淮流域。
颔联“南方风土宜,橘性自能保”是说南方气候适宜橘子生长,橘子本性就能保持。这里的“南方”和“北方”也是地名,指的也是长江以南的地区。
第三联“君看天南星,处处入本草”是说你看天上的星星,它们都可以用来入药。这里所说的“天南星”就是前面提到的橘子,它是可以入药的。
第四联“夫何生南海,而能济饥饱”是问,为什么生长在南海的天南星能够帮助人们解决饥饿问题。这里的“南海”和“北海”,同样是地名,是指的我国东南沿海地区。
接着五至八句,诗人描绘了天南星的生长情况:八月刮起风来,人们面色愁苦,担心收成不好。天南星从根部发芽,结满了竹篮,收获颇丰。大的天南星或者连着梗,像孛(bó)或旄头。小的天南星有十百个,依附在大天南星上像赘瘤一样。把它们带来煮在大锅里,老翁老妇坐在一起准备食物。将熟了的天南星放在巨大的瓦钵里,剥开嚼食直到吃饱才罢休。儿孙们各自拿着瓦碗吃,满满当当地各取所需。吃饱睡到大天亮,哪里还顾得去蝶梦呢?主母清晨过来看望,煮茶也顺便招待客人。还教给客人致殷勤,洗净后涂上香油。剩下的天南星拿到市场去卖,今夜赏中秋明月。城中的人们剥去鬼皮,价钱和房屋等价。除了这之外,只有靠它果腹度日,老百姓过着优游的生活。海外出产这种美产,中原人知道味道不?
这首诗通过描写天南星的生长过程、收获情况和食用方法等,展现了其作为药材的价值和用途。同时,诗中也反映了人们对劳动人民的关心和尊重,以及对自然和社会的关注和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