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落青尊下,禽鸣绿树巅。
相逢上巳日,却忆永和年。
野草留春色,垂杨带夕烟。
灵襟如可濯,一醉莫徒然。

【注】:

  1. 上巳日:农历二月初二,古代以“正”为尊,故把二月称为“正月”。这一天人们会举行各种活动。2. “永和”句:《晋书》记载,晋明帝司马绍永和年间(356~362),在建康城西的兰池边筑起一座高台,台上建有行宫,名为“华林园”。此园四周被郁郁葱葱的树木环绕,是王导、谢安等名士经常聚集的地方。

【赏析】
这首诗写的是春天里与友人聚会的情景。首联写景:“花落青尊下,禽鸣绿树巅。”花开已尽,花瓣飘落,落在了酒樽之侧;鸟声初起,清脆悦耳,回荡在绿林之上。
颔联抒情:“相逢上巳日,却忆永和年。”春社的日子到了,诗人与好友相遇,但心中又不禁回忆起永和年的往事。
颈联点题:“野草留春色,垂杨带夕烟。”诗人感叹道,那些野草依旧保留着春天的翠绿,而那些垂杨则笼罩着傍晚的余晖。
尾联劝酒:“灵襟如可濯,一醉莫徒然。”诗人劝慰朋友,说如果胸怀像这清冽的泉水一样清澈,就应当尽情地畅饮一番,不必白白浪费美好的时光。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生动的春天景象,表达了诗人对过去美好时光的怀念之情。同时,诗中的意象和情感也反映了当时社会的一些特点。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