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情乡语路迢迢,大海邻邦隔水潮。
山色旧游凭鹤到,梅花新梦倩云招。
琵琶不速红亭别,苜蓿难驯白马骄。
为报河西桥畔月,手栽桐树不曾雕。

王邦畿的《送谭天水入闽中寄周还梅》是一首表达了作者对远方友人深厚友谊和美好祝愿的诗歌。下面是对该诗逐句的分析:

  1. “客情乡语路迢迢,大海邻邦隔水潮”:这两句诗通过“客情乡语”和“大海邻邦”描绘了诗人与友人之间遥远的距离和深厚的情感。“路迢迢”和“隔水潮”形象地展现了两地之间的地理距离和时间距离,同时也传达了诗人内心的孤独和思念之情。
  2. “山色旧游凭鹤到,梅花新梦倩云招”:此句通过“旧游”和“新梦”展示了时间的变化和诗人心境的变迁。“凭鹤到”和“倩云招”则表达了诗人希望借助飞翔的鹤和飘渺的云来传递自己的思念之情。
  3. “琵琶不速红亭别,苜蓿难驯白马骄”:这句诗描绘了离别的场景和双方的情感状态。“琵琶不速”暗示了离别时没有合适的礼物或陪伴,而“白马骄”则表达了白马难以驾驭的情感,可能寓意着对友人的不舍和对离别的无奈。
  4. “为报河西桥畔月,手栽桐树不曾彫”:这两句诗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的美好祝愿和对未来重逢的期望。“报河桥畔月”象征着对友人的思念,而“手栽桐树不曾彫”则寄托了诗人对友情长久不变、经得起时间考验的愿景。
  5. 注释与赏析:这首诗以真挚的语言表达了对远方朋友的深情厚意,同时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绘抒发了诗人的内心情感。诗人巧妙地运用比喻和象征手法,使得诗歌充满了艺术魅力和情感深度。
  6. 评析:这首诗在结构上采用了起承转合的传统形式,首句点明主题,中间部分展开描述,最后一句收尾总结,整体流畅且富有情感张力。在语言运用上,诗人善于运用生动的比喻和形象的描述,使诗歌更具画面感和感染力。
  7. 创作背景:关于这首作品的创作背景,目前尚无确切的历史记载,但从诗中的情感表达来看,它很可能源于作者与友人之间深厚的友谊以及离别时的感慨。这种情感背景为诗歌提供了丰富的情感基础和创作灵感。

王邦畿的《送谭天水入闽中寄周还梅》不仅在字词选择上精准传情,而且在结构布局上层次分明,充分体现了古典诗词的艺术魅力。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