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竹看看欲作林,深居无计避追寻。
三辞正系群公望,一出能明百岁心。
满眼疮痍同疾痛,经途风物欲萧森。
岂应袖却调羹手,君相于今契且深。

【诗句释义】

再用前韵呈东所:再次以诗作献给你。

湖竹看看欲作林,深居无计避追寻。

三辞正系群公望,一出能明百岁心。

满眼疮痍同疾痛,经途风物欲萧森。

岂应袖却调羹手,君相于今契且深。

用湖竹作比喻,表示自己想要建功立业的决心。深居无计,即隐居不出,无法躲避众人的追寻。三辞,三次辞去官职。

三辞正系群公望,一出能明百岁心。

三次推辞(辞)正是为众人所希望的(系),我一旦出来,就能使大家明白我的心意(出)。

【译文】
再用前韵呈东所:再以此诗献给你。
湖竹看看欲作林,深居无计避追寻。
三辞正系群公望,一出能明百岁心。
满眼疮痍同疾痛,经途风物欲萧森。
岂应袖却调羹手,君相于今契且深。
湖水中的竹子,看着就要形成一片树林了,我隐居深山无计可施,无法躲避众人的追寻。
三次推辞(辞)正是为众人所希望的(系),我一旦出来,就能使大家明白我的心意(出)。
满眼疮痍同疾痛,经途风物欲萧森。
眼前所见都是疮痍(疮痍:创伤、创伤)和病痛(疾痛),途中所见都是萧条冷落的景物。
岂应袖却调羹手,君相于今契且深。
怎么可以袖手旁观呢(岂应袖却调羹手),现在君王和贤相已经相互信任并且关系很深了(君相于今契且深)。
【赏析】
这是一首送别的诗。诗人在这首诗里表达了对朝廷的忠贞和对友人的思念之情。
首联“湖竹看看欲作林,深居无计避追寻”,描绘了自己隐退山林的决心。诗人以湖竹为喻,表达了自己的志向和决心。
颔联“三辞正系群公望,一出能明百岁心”则进一步阐述了自己的态度。诗人认为自己的三次推辞是众望所归,而一旦出来,便能使大家明白自己的心意。这里,诗人表达了自己对朝廷的忠诚和对百姓的关心。
颈联“满眼疮痍同疾痛,经途风物欲萧森”则描绘了眼前的荒凉景象。诗人用“疮痍”、“疾痛”等词语,形象地描绘了战争给国家和人民带来的痛苦。同时,诗人还描述了旅途中的风景,表达了自己对家乡的思念之情。
尾联“岂应袖却调羹手,君相于今契且深”则是诗人对友人的祝愿和期望。诗人希望自己能够像厨师一样,为国家提供营养,帮助百姓度过难关。同时,也希望君王和贤相能够互相信任并且关系加深,共同为国家的繁荣和发展努力。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