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束徵书到远林,蓑衣江上也堪寻。
行人每逐风尘化,志士宁忘沟壑心。
老大行藏非草草,旧时松竹自森森。
归舟载得沧江月,还许深山入更深。

【赏析】

此诗作于元和九年(814),当时,诗人正在长安任左拾遗。张柬之是唐代著名的大臣和文学家,其弟张柬之、张柬之兄弟都是唐朝有名的文人。据《旧唐书·文艺传上》载:张柬之“少与兄柬之并以文词知名。性高简寡欲,不妄交游,常曰:‘吾无交友,若异禽鹿,见则喜,别则悲。’”这首诗是送别张柬之的。

第一句:“一束征书到远林。”这是对张柬之仕途的描写。征书就是朝廷征聘文书,这里指的是皇帝下诏征召张柬之进京入仕的文书。束字在这里有整理、收拾的意思。这一句的意思是:一捆征书送到了遥远的树林边。

第二句:“蓑衣江上也堪寻。”这是在描绘张柬之入仕后的生活。蓑衣是雨中避雨用的竹制的斗篷。江指长江。这一句的意思是:穿着蓑衣的张柬之在江上寻找着什么。

第三句:“行人每逐风尘化。”这里的“行人”代指张柬之。“每”是经常的意思。这句的意思是:经常随着风尘的变化而变化的人,也就是经常为官的人。

第四句:“志士宁忘沟壑心。”这里的“志士”也是指张柬之。“沟壑”是指山间的沟壑,比喻隐居的地方。这一句的意思是:有志向的人,怎么能够忘记隐居山林的愿望呢?

第五句:“老大行藏非草草,旧时松竹自森森。”这里的“老大”是指年老,这里用来形容张柬之年纪大了。行藏是指人的行为和去向,即人的抱负和事业。这一句的意思是:一个人到了老年,他对于自己的生活和事业就不会马虎了,就像松、竹那样茂盛一样。

第六句:“归舟载得沧江月,还许深山入更深。”这里的“沧江”是指苍翠的江水,“深山”是指幽静的山间。这一句的意思是:回家的船载着苍翠的江水映照着皎洁的月亮,又可以进入深深的山间。

这首诗的最后两句是对前面内容的总结。诗人以一个“还”字将前面的四句话连在一起,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的深深祝福。诗人希望友人能够在仕途上取得成功,同时也祝愿朋友能够在山水之间找到自己真正的归宿。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