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石谁移绝顶安,石边真可结茅庵。
江山有意同行止,天地何心管笑谈。
九月龙归云满谷,四时花发锦成岩。
个中得意堪谁会,闲向仙城一寄缄。
【译文】
大石谁移绝顶安,石边真可结茅庵。
江山有意同行止,天地何心管笑谈。
九月龙归云满谷,四时花发锦成岩。
个中得意堪谁会,闲向仙城一寄缄。
【注释】
- 邓顺之:南宋诗人邓深的字。
- 丹山:指庐山,位于江西省九江市南。
- 本诚:作者的朋友名。
- 大石:即“石”的古体字,此处指庐山上的一块巨石。
- 绝顶:山峰的最高处。
- 安:安稳,这里指稳固不动。
- 结茅庵:建造简陋的草屋或茅屋。
- 江山:指自然景观,此处泛指国家和民族的命运。
- 何心:何必在意。
- 九、四、九:古代计时法,分别代表一个月、一年中的三个月、四个季节。
- 锦:形容景色如锦绣般美丽。
- 仙城:指庐山,因为庐山有许多仙人居住过。
- 寄缄:写信。
【赏析】
这是一首描绘庐山美景的诗,表达了作者对自然的热爱和赞美之情。首句“大石谁移绝顶安”,通过“大石”、“绝顶”等词汇,展现了庐山的壮丽景象;第二句“石边真可结茅庵”,则表现了作者在大自然中寻找心灵的慰藉,渴望隐居的愿望。第三、四句“江山有意同行止,天地何心管笑谈”进一步描绘了庐山的自然景观,表达了作者对国家的忧虑和担忧。最后两句“九月龙归云满谷,四时花发锦成岩”则描绘了四季变换下的庐山景色,展现了大自然的美丽和生机。整首诗通过对庐山美景的描绘和抒发,表达了作者对自然的热爱和赞美之情,同时也透露了他对国家命运的关注和担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