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峦残雪霁,净土独游频。
鸟似忘机客,山疑入定人。
灵花飘不尽,古木自无春。
坐悟衣珠在,空经累劫贫。
诗句释义
1 林峦残雪霁:描述的是山林中残存的积雪在冬去春来时逐渐融化。”霁”字意味着雨过天晴,这里指雪停天气放晴。
净土独游频:净土通常指的是清静、未受侵扰的地方。此处表示诗人独自频繁地在净土中游玩。”频”字表明次数多,频繁的意思。
鸟似忘机客:这里的“机”指的是机巧,即不轻易被外界诱惑或干扰的心态。鸟儿似乎忘记了这些,显得非常自由和无忧无虑。
山疑入定人:”定”在这里指的是一种心境,一种宁静的状态。诗人看到山就像是一个进入某种禅定状态的人。
灵花飘不尽:灵花通常指的是象征纯洁或高洁的花,这里可能是指佛教中的莲花。花的开放与凋零象征着生命的短暂与美好,也反映了时间的流逝。
古木自无春:这里的“春”指的是春天的景象或春天的生机。古树虽然历经岁月依然存在,但它们并没有春天的繁花似锦,反而更显得古老和坚韧。
坐悟衣珠在:这句诗可能寓意着通过内观和修行,使得外在的事物如衣物、珠玉等都变得不那么重要,而内心得到净化和提升。
空经累劫贫:这里的“空经”可能指的是佛教经典,”累劫”指的是漫长的时间。诗人用“累劫贫”来形容自己通过学习和修炼,达到了一种超越物质追求的境界。
译文
林峦残雪霁,净土独游频。
鸟儿仿佛忘了机巧,山间好似进入了禅定。
灵花虽美却终将飘落,古木依旧保持原样。
坐观天地万物,心无挂碍方为富。
赏析
这首诗以自然景象开篇,描绘了一幅冬去春来、万物更新的画面。随后转入对心灵世界的探讨,通过对鸟儿、山间、灵花和古木的描写,表达了诗人对于生活态度和哲学思考的领悟。诗人通过观察自然现象,反思生命的意义,最终达到了一种超脱物欲、内心澄明的境界。整首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既描绘了自然之美,又传达了内心的感悟,是一首典型的禅宗诗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