折柳插瓶溪水湾,此方缘尽又思还。
春花乞食云门寺,秋叶翻经瓦屋山。
云起珠林封旧迹,月临宝地忆慈颜。
知君身似旃檀树,已去留香梵宇间。
【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鉴赏诗歌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评价作者的观点态度、感情以及作品的社会影响的能力。
“折柳插瓶溪水湾”一句中“折柳”是离别时常用的一种表示留恋的习俗,“插瓶”则是指把柳枝做成各种饰物佩戴在身上,以示不忘旧情。诗人送别僧人,折下柳枝插在瓶子里,寄托了对友人的思念之情。
“此方缘尽又思还”一句中“此方”指故乡,“缘尽”指缘分结束,即分别之时。诗人与僧人分别后,又想起归途的路程。
“春花乞食云门寺”,这两句是说春天的时候,僧人去云门寺乞求食物度日。
“秋叶翻经瓦屋山”意思是秋天树叶落尽,僧人翻检着佛经,坐在瓦屋山上。这两句写僧人的生活,表明了其生活的清苦,也表达了诗人对僧人的同情。
“云起珠林封旧迹,月临宝地忆慈颜。”两句中“云起珠林”形容云彩缭绕的样子,“封旧迹”是指封存着昔日的遗迹,“宝地”是指佛教圣地。这里用比喻的手法来描绘寺庙,写出了寺庙的庄严神圣,同时暗含着僧人的虔诚之心。
“知君身似旃檀树,已去留香梵宇间”意思是我知道你像香木一样崇高,我已离去,但你的香气仍留在寺院。这两句是对僧人的赞美和祝福。
【答案】
越中送僧还旧山
折柳插瓶溪水湾,
此方缘尽又思还。
春花欲去云门寺,
秋叶翻经瓦屋山。
云起珠林封旧迹,
月临宝地忆慈颜。
知君身似旃檀树,
已去留香梵宇间。
译文:
我折下柳枝插在瓶里,送到你回乡的路上,因为这是离别时候的一种习惯,表示不忍分离。
我在此地与你作别,你又要离开回到故乡去,因此我不禁想起家乡的路途。
我来到春天,你在云门寺乞食为生;我来到秋天,你在瓦屋山翻检佛经。
你在云门寺的日子,我为你祈祷,希望你平安无事,在瓦屋山的日子,我也为你祈祷,愿你平安度过每一天。
云起时,你的身影就像云朵一样飘逸美丽;月光照在你的身上,你仿佛就是月光。
知道你就像香木一样崇高,我离开你之后,你的香气仍在梵宇之间弥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