凌崖望双峰,苍茫竟何在?
载拜西北风,为我扫浮霭。

【注释】

双峰:两座山峰。凌崖:指登上高山。苍茫:无边无际。竟何在:究竟在哪里?载拜:恭敬地拜。西北风:指南北方向的风。扫:吹散。浮霭:云气。

【赏析】

《双峰》是唐代诗人李白创作的一首五言诗,表达了作者登高远望、心旷神怡的豪迈情怀和对自然美景的热爱。

首句“凌崖望双峰”,直接点明了作者的观察对象和位置,描绘出一幅壮观的画面。这里的“凌崖”意味着站在高处,俯瞰着远方的山峰。而“双峰”则是指两座并立的山峰,它们矗立在云雾缭绕的山间,仿佛是天地间的两颗明珠。

第二句“苍茫竟何在?”则是对第一句的延伸和深化。作者在欣赏了这壮丽的自然景观后,不禁陷入了沉思。他心中充满了感慨,但又不知道这些景色究竟隐藏在何处。这种情感的表达既深沉又含蓄,使得诗歌更加富有意境。

第三句“载拜西北风,为我扫浮霭”,则是对前两句的回应和总结。作者在思考了片刻之后,终于找到了答案。他感激地感谢西北风的帮助,因为它为他扫除了眼前的浮云和迷雾。这一细节既体现了作者的性格特点(谦虚、低调),也展示了他对自然的敬畏和感激之情。

这首诗的语言简洁明快,意境深远。通过对双峰、西北风等元素的描绘,以及内心情感的抒发,使整首诗充满了艺术的魅力。同时,诗人通过自己的独特视角和感悟,展现了对自然之美的热爱和对生活哲理的理解。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