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来菊覆畦,青蕊着枝时。
蕊少花方好,浑消三两枝。
秋来菊覆畦,青蕊着枝时。
蕊少花方好,浑消三两枝。
诗句释义与译文:
- “秋来菊覆畦”
- “秋来”指的是秋季的到来,意味着菊花在这个时候开始生长或盛开。
- “菊覆畦”中的“菊”指的是菊花,“覆”是指覆盖的意思,“畦”是农田中的一行行种植的田地。整个短语形象地描绘了菊花在秋天中遍布田野的景象。
- “青蕊着枝时”
- “青蕊”指的是新生的花朵上带有青色的部分,通常指花蕊。
- “着枝时”表明这些青蕊正在长出并附着在枝条上,暗示了花朵即将绽放的时刻。
- “蕊少花方好”
- “蕊少”表示花蕊不多,这可能意味着花朵尚未完全开放,但已经足够吸引人。
- “花方好”则强调了即使花朵数量不多,其美丽程度仍然足以让人感到愉悦和满足。
- “浑消三两枝”
- “浑”在这里是一个模糊的词,可以理解为全部、全都或者几乎的意思。
- “消”在这里有减少、消失的意思。
- “三两枝”表示虽然不是很多,但足以代表整体,强调了菊花的美丽并不需要过多的花朵。
关键词注释与赏析:
- “秋来菊覆畦”
- 这里的“秋来”不仅描述了时间,也暗示了季节的变化,秋季的到来让菊花开始展现它们的美丽。
- “菊覆畦”通过描绘一种自然而和谐的画面,展现了菊花在田间的分布状态,给人以视觉上的享受。
- “青蕊着枝时”
- “青蕊”特指花蕊的部分,是构成花朵的基本元素之一,也是菊花独特美的象征。
- 这个描述强调了花朵在成长过程中的自然美,以及它们对观察者吸引力的重要性。
- “蕊少花方好”
- 这句话通过对比表达了一种审美观点:在花朵数量较少的情况下,其整体的美质反而显得更加突出。
- 这种美学观念在古代文人中颇为流行,认为简约往往能带来更高的审美享受。
- “浑消三两枝”
- “浑”和“消”都是形容词,这里用来形容数量上的增减,给人一种微妙的平衡感。
- “三两枝”则具体量化了数量,使得整个句子在表达上更为精确。
- 这个表达方式不仅描绘了菊花的数量,还传达了一种优雅和节制的审美情趣。
总体赏析:
这首诗通过对秋日菊花的描述,展示了作者对自然美的独特感悟和深刻理解。通过精细的语言和生动的场景描写,诗人不仅赞美了自然的美景,也反映了他对艺术创作的态度——追求简洁而不简单的美。这首诗是典型的文人墨客作品中的佳作,它不仅美化了读者的心灵,也让我们对秋天有了更深的感受和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