落日西风秋满林,双飞双宿转情深。
茂陵若使相如见,何待文君指下吟。

【题解】此诗为咏物诗,以白头公鸟自喻。白头鸟即白头翁,常栖息于枯木之上,形似鹤但体小,毛色如银。相传其雌雄同巢而生,交颈对鸣,情深意长。

【注释】题:写。枯木:指枯干的树木。白头翁:一种水生鸟类,羽毛白色带绿纹,嘴细长,眼大,脚细长。双飞双宿:双双成双。转情深:形容感情深厚。茂陵:汉武帝刘彻陵墓,在今陕西兴平东北。若使:假使、要是。何待:何必要。文君:卓文君,西汉才女。《长歌行》中有“愿得一人心,白首不相离”句。

【解析】首句“落日西风秋满林”,是说暮色苍茫中,西风劲吹落叶满林,这是秋天的景色。诗人通过这样的描写,渲染了一种萧瑟凄凉的氛围。次句“双飞双宿转情深”,则进一步描写了白头翁与它的伴侣之间的深情厚谊。它们在枝头相互依偎,共同抵御西风的侵袭,彼此间的默契让人感动。三句“茂陵若使相如见,何待文君指下吟”,则是诗人借汉代辞赋家司马相如之口,表达了他对这种爱情的赞美和羡慕之情。司马相如有一首名为《凤求凰》的诗篇,其中写道:“凤兮凤兮!何德之衰?往者不可谏,来者犹可追。”而卓文君则在《白头吟》中写道:“愿得一人心,白首不相离。”两人的情感表达虽然不同,但都体现了对真挚爱情的追求和珍视。尾联“何待文君指下吟”,则进一步强调了诗人对这种情感的向往。他想象着如果自己能够像司马相如那样写出这样动人的诗句,又怎会仅仅满足于在文字上表达呢?这里的“何待”二字,不仅表达了诗人对这种情感的渴望,也体现了他对于文学创作的追求和执着。

【赏析】这首诗是一首咏物言志之作,通过对白头翁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真挚爱情的向往。首句“落日西风秋满林”,营造了一个萧瑟凄凉的秋日氛围,为后面的抒情铺垫了背景。次句“双飞双宿转情深”,则描绘了白头翁与伴侣之间的亲密无间。最后两句“茂陵若使相如见,何待文君指下吟”,更是将这种情感上升到了艺术的高度。诗人借助司马相如之口,表达了自己对于真挚爱情的赞美和向往。全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给人以极大的艺术享受。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