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蝉鸣露叶,林馆候初凉。
发逐秋风变,愁分汉水长。
一身天地窄,五口岁时荒。
山魅无情极,闻余应断肠。
译文
初秋夜晚,坐在露坐上有所感触。
夜蝉鸣于露叶,林馆等候着初凉时节。
头发随着秋风而变白,愁思被分得越久越长。
我一人在天地间显得渺小,五口人要应对一年之中的荒年。
山中妖魅无情至极,听闻我的遭遇应会断肠。
注释
- 初秋: 指农历七月或八月初,此时正值秋季的开端。
- 露坐: 在露水未干之处坐着,形容环境清凉宜人。
- 夜蝉鸣露叶: 指夜晚时分的蝉叫声伴随着露水滴落的声音,营造出一种静谧而稍带凄凉的氛围。
- 林馆: 古代官员休息和处理公务的地方,这里指代诗人所居之处或办公场所。
- 候: 等待、守候的意思。
- 发逐秋风变: 头发随同秋风逐渐变白了,形象地反映了岁月流逝的无情,以及个人衰老的过程。
- 愁分汉水长: 忧愁像汉水那样绵长,意味着忧愁深重难以排解。
- 一身天地窄: 形容自己处于狭小的空间内感受天地之广阔,表达了对自由和广阔的向往。
- 五口岁时荒: 家中有五口人,却面临荒废的农事,暗示家庭生计的艰难或社会动荡导致的民生困苦。
- 山魅无情极: 山中妖怪似乎没有感情,这既是一种夸张的修辞,也反映了诗人在艰苦环境中感受到的一种冷酷无情。
赏析
这首诗通过简洁的语言,描绘了一幅初秋时节的夜景图,并通过自然景物的变化,反映出诗人内心的感慨与孤独。首两句描写了初秋夜晚的景象,营造了一个宁静而又略带凄凉的氛围。接着通过比喻手法,将白发与秋风、长愁与汉水联系起来,深刻表达了诗人对于时光飞逝及生命易老的无奈感怀。最后两句则通过对“一己”与“五口”的对比,以及“山魅”这一象征性的存在,传达了诗人在艰难环境下感受到的冷漠与绝望。整首诗虽短小精悍,却能深入人心,引发读者对于生命、时间及环境的深层次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