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路青山外,萧条尽白云。
猿啼山寂寂,霜降叶纷纷。
野寺鸣烟磬,空林带夕曛。
望乡心未已,残笛不堪闻。
【解析】
本题考查理解诗意及诗歌内容赏析。
秋山行旅(其一)
客路青山外,萧条尽白云。
猿啼山寂寂,霜叶满纷纷。
野寺鸣烟磬,空林带夕曛。
望乡心未已,残笛不堪闻。
【译文】
旅途在青翠的山外,秋天的景象使人感到凄凉。
猿猴在山林中哀嚎,发出一声声凄切的声音。
深冬的树叶被风吹落,一片片纷纷扬扬地飘散在空中。
远处的寺庙里传来阵阵钟声,空荡的树林被夕阳染上了一抹淡淡的余晖。
我依然思念故乡,那悲伤的心绪难以排解。
只有那断断续续的笛声,让我无法忍受。
【注释】
客路:游子所走的道路。青山外:在青山之外。
萧条:冷落、荒凉。尽:都、全部。白云:形容山色空蒙或景色渺远。
猿啼:指山间猿猴的啸叫声。
寂寂:寂静。
霜叶:因霜降而变红的树叶。纷纷:众多的样子。
野寺:郊外寺院。鸣烟磬:指僧人吹奏法器的声音。磬:一种古代打击乐器。
残笛:指已经断掉的笛子。不堪闻:不忍心听下去,表示不忍卒闻。
【赏析】
这是一首写景抒情的诗作,诗人在旅途中所见之景,所感之情,一一道来,情景交融。首联描写了一幅苍茫的秋山图。“青山”“白云”点明季节,“客路”表明身份。“客”字为全诗定下了游子羁旅的基调。第二联写深秋山中景象。“猿啼”两句,描绘出一幅清幽冷寂的画面,表达了作者内心的孤寂和悲凉。第三联写山外之景。“野寺”两句写出了山寺的静谧,“夕曛”两句写出了夕阳的余晖,表现了对故乡的思念之情。第四联写归思未了。“残笛”一句,以乐景写哀情,表达了作者内心无尽的愁思和悲哀。全诗语言质朴自然,感情真挚细腻,意境深远含蓄,是写景抒情类诗歌中的佳作。
【点评】
本题考查学生把握诗歌意象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审清楚题干的要求,如本题要求“分析诗歌的层次结构”,然后根据诗歌的内容进行概括分析,如“诗歌中哪些句子是描写……的”,“哪些句子表达出作者……的情感”,最后再进行总结提炼即可。
【答案】
译文:
旅行在青山的外面,看到秋天的景象让人感到凄凉。
猿猴在山林中哀号,发出一声声凄切的声音。
深冬的树叶被风吹落,一片片纷纷扬扬地飘散在空中。
远处的寺庙里传来阵阵钟声,空荡的树林被夕阳染上了一抹淡淡的余晖。
我依然思念故乡,那悲伤的心绪难以排解。
只有那断断续续的笛声,让我无法忍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