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日凤山路,登临喜盍簪。
风飘乌帽落,云度菊杯深。
树色残孤笛,鸿声带远砧。
醉来同藉草,不觉夕阳沈。
【注释】
九日:指九月九日,即重阳节。凤山:指凤凰山。载酒:指饮酒。盍簪(hé zhān):把冠带插好的意思。盍,通“合”,副词,表示动作的进行。残孤笛:指风吹断的孤笛声。带远砧(zhēn):指远处传来的捣衣声。藉(jiè)草:指倚草为床,指在野外过夜。沈:落。
【赏析】
此诗是重阳节登凤凰山作。重阳节是九月九日,有登高、饮菊花酒等风俗。诗人在这天游览凤凰山,登临高处,观赏秋景,饮酒赋诗。
首联“九日凤山路,登临喜盍簪。”说九月九日重阳登山,登临高处喜不自胜。盍簪,把冠带插好,是古人在宴会上的一种礼节。这里用“喜盍簪”来表现重阳节日的欢欣喜悦之情。
颔联“风飘乌帽落,云度菊杯深。”说风吹掉了帽子,云飘进了酒杯深处,形象地描绘了诗人在凤凰山上观览秋景时的所见所感,表现出一种悠然自得之态。
颈联“树色残孤笛,鸿声带远砧。”说树枝的颜色残破如同孤独的笛声,远处传来捣衣的声音,这两句以景写情,表达了诗人的孤独之感。
尾联“醉来同藉草,不觉夕阳沈。”说喝醉后一同倚草为床,不觉太阳落山。借酒消愁,抒发了诗人内心的忧愁之情。
此诗通过描写登高赏景的欢乐情景和诗人的孤独之情,表达了诗人对于人生的感慨和对自然的热爱之情,意境深远,语言简练,情感真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