薄暮中峰里,遥闻仙梵音。
独寻钟磬远,渐至薜萝深。
月色虚禅室,泉声到客簪。
谁知慧灯影,于此照尘心。

【注释】

《宿僧舍》: 作者在寺庙里过夜,因有感而作。

“薄暮中峰里”: 傍晚时分来到山峰之中。

“遥闻仙梵音”: 远远听到僧人诵经的声音(梵音)。

“独寻钟磬远”: 一个人寻找着远处的钟声和磬音。

“渐至薜萝深”: 渐渐走进茂盛的薜萝深处。

“月色虚禅室”: 月光洒在空空的禅房内,显得有些空寂。

“泉声到客簪”: 泉水的声音传到客人的头上。

“谁知慧灯影”,: 不知是慧灯(指佛前燃灯)的影子。

“照尘心”:照见自己的心灵,表示超脱俗世,达到佛教所说的“明心见性”的境界。

【赏析】:

这首诗写诗人在寺中夜宿,听到远方僧人诵经的声音,并由此想到自己的心境,表达了一种超然物外的心境。

诗的前四句写诗人宿于僧舍,听到远方僧人诵经的声音,并由此联想到自己对佛理的感悟。后四句写深夜独坐时的情景,通过明月、清泉等意象,表达了对尘世的超然之态。全诗以景起情,由声及意,意境优美,富有哲理意味。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