凤岗峰下旧荆扉,龙眼阴阴暑气微。
海上云山迢递见,林间车马往来稀。
风摇竹露沾纱帽,鸟蹴藤花堕客衣。
不为茶能留永日,主人谈笑却忘归。
译文:
夏日的周六园林因有茶瓜之会,凤岗峰下旧荆扉,龙眼树阴凉微风。海上云雾山峰远隔万里,林间车马往来稀少。竹叶摇曳露水沾湿帽檐,鸟儿蹴踏藤花落我衣上。不为茶能留住时光,主人谈笑使我忘了回家。
注释:
夏至:指农历的六月二十四日,是一年中最热的时候。
茶瓜之会:指品茶、吃茶瓜的聚会。
荆扉:用荆条编成的门户,这里泛指简陋的住所。
龙眼:一种果树,夏季结果,果实可食。
云山:指遥远的山峦。
稀:稀少,这里形容车马往来很少。
纱帽:古代的一种头饰,这里指被竹子摇动而沾湿的帽子。
藤花:藤蔓植物的花,这里用来比喻鸟雀踩坏的花草。
永日:漫长的一天。
赏析:
这是一首描绘夏日周末园林茶瓜之会的诗。诗人以简洁明快的语言,生动地描绘了园林中的景象和氛围,展现了一幅宁静而美丽的画面。
首句“夏日过周六园林因有茶瓜之会”直接点明了时间和活动,即在炎热的夏天,周六这天,因为茶瓜之会而聚集于园林之中。这一句为整首诗定下了基调。
次句“凤岗峰下旧荆扉,龙眼阴阴暑气微。”通过描绘凤岗峰下的旧荆扉和龙眼树的阴凉来烘托出一种清凉的氛围。这里的“龙眼”不仅指的是具体的水果,也暗含了季节的暗示。
第三句“海上云山迢递见,林间车马往来稀。”则进一步描绘了园林中的景色,远处的海面与山峦相映成趣,而林间的车马却显得稀少。这一对比使得整个场景更显清幽。
接下来四句“风摇竹露沾纱帽,鸟蹴藤花堕客衣。”则是对园林中人与自然互动的生动描绘。风吹动了竹叶,竹叶上的露水沾湿了诗人的纱帽;鸟雀蹴踏着藤花,将花瓣踢落在行人的身上。这些细节描写都充满了生活气息,使读者仿佛置身于其中。
最后两句“不为茶能留永日,主人谈笑却忘归。”则是诗人对于这场茶瓜之会的评价。他并不认为茶能让人长时间停留,反而觉得主人的谈笑使人忘却归途。这既表达了他对此次活动的赞美,也反映了他内心的愉悦之情。
整首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绘和人的行为表现,展现了夏日周末园林茶瓜之会的热闹与欢乐,同时也透露出诗人对于悠闲生活的向往和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