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谁书室山阴墅,旧是郎官栖隐处。
山头先雪剪茅茨,石上开云种禾黍。
禾黍秋香酒满杯,绿萝花发映莓苔。
龙龛树底钟初断,金漆湖边月又来。
柴门尽日人稀到,山叶无风自飞堕。
阶下红泉鸟饮残,谷口青泥鹿行破。
忆昨郎官未仕时,石田茅舍此栖迟。
青山醉逐渔樵伴,白眼羞逢杜宛儿。
金陵大道青天上,别后丘园也惆怅。
四壁寒蛩夜夜声,一帘草蔓青青长。
往事浮云共渺然,风流嘉政殁仍传。
旧箧愁看书尚在,开门时见揭犹悬。
看君亦是青云器,野性还应爱山水。
高卧山中绝世尘,萧萧风木更悲辛。
男儿达节有如此,未必寻常畎亩人。
【解析】
这是一首题画诗,诗人通过对石田山房的描写,抒发了他怀才不遇、志不得伸的感慨。“陈思孝石田山房”是题目,点明作者和诗的内容,点明了这首诗的写作背景。“阿谁书室山阴墅,旧是郎官栖隐处。”这是第一联,写诗人当年居住的地方。“山阴”,即会稽郡治所在,这里泛指山阴。“书室”,是书房,也就是诗人当年读书的地方。“旧是郎官栖隐处。”是说诗人曾经在这里居住过。“郎官”,是指唐代的谏议大夫。因为唐代皇帝多姓李,所以用李作姓氏,以避李世民之讳。“栖隐处”,是隐居的地方。“山头先雪剪茅茨,石上开云种禾黍。”是第二联,写诗人居住环境。“山头”是山的上部,“剪茅茨”是修剪茅草屋顶,“石上开云种禾黍”,是说在石头上种植禾黍。这两句写出了山居生活的清幽雅静。“禾黍秋香酒满杯,绿萝花发映莓苔。”“禾黍”指庄稼,是农作物的总称。“禾黍秋香酒满杯,绿萝花发映莓苔。”是第三联,写诗人在农事之余,饮酒赏玩田园风光。“酒满杯”说明诗人心情愉悦,“绿萝花发映莓苔”描绘了美丽的田园景色。“龙龛树底钟初断,金漆湖边月又来。”是第四联,写诗人夜读的情景。“龙龛”是一种铜铸的大钟,“金漆湖边月又来”是说月亮又从湖边的金色树林中升起。这两句既写出了环境的清幽,也表现了诗人的闲适之情。“柴门尽日人稀到,山叶无风自飞堕。”“柴门”,指农家的门口,“柴门尽日人稀到”是说诗人的门前很少见到人经过。“山叶无风自飞堕”是说树上的叶子在风平浪静的日子里也会自己掉下来。这两句写出了诗人的闲适与恬淡。“阶下红泉鸟饮残,谷口青泥鹿行破。”“阶下”指阶下有泉水。“红泉”,是红色如血的泉水。“阶下红泉鸟饮残”,是说鸟儿在阶下喝着红色的泉水。“谷口青泥鹿行破”,是说青泥小路上,鹿正在行走。这两句写出了山林的宁静与美丽。“忆昨郎官未仕时,石田茅舍此栖迟。”“忆昨”,是回忆往日。“郎官”,即古代的官职,此处泛指官员。“石田茅舍”是指诗人居住的地方。“此栖迟”是说以前在此居住。“青山醉逐渔樵伴,白眼羞逢杜宛儿。”“渔樵”,指打鱼砍柴的人。“白眼”是斜视的意思。“杜宛儿”,指的是杜甫。“青山醉逐渔樵伴,白眼羞逢杜宛儿”意思是说,我曾在青山中跟随渔夫耕者一起饮酒游玩,但我不屑于与杜甫为伍。“金陵大道青天上,别后丘园也惆怅。”“金陵”是今天的南京,“青天”是形容天空。“别后丘园”是说分别以后,家乡的山川也让人伤感。“四壁寒蛩夜夜声,一帘草蔓青青长。”“四壁”是四面墙壁,“寒蛩”是蟋蟀。“青青长”是说草蔓长势茂盛。“夜夜声”是蟋蟀不停地叫。“一帘草蔓青青长”,是说草蔓长势茂盛,帘子被它遮住了。“往事浮云共渺然,风流嘉政殁仍传。”“风流嘉政”,是美好的政绩,“殁仍传”是去世之后仍然传扬。“往事浮云共渺然”是说过去的事情就像浮云一样,已经消失得无影无踪,再也不会回来了。“风流嘉政殁仍传”是说美好的政绩虽然已经去世,但是仍然传扬下来。“旧箧愁看书尚在,开门时见揭犹悬。”“旧箧”,是旧书箱,“愁看”是忧愁地看着。“旧箧愁看书尚在”,是指诗人打开旧箱子,看到以前的书信还在里面。“开门时见揭犹悬”,是指他打开门的时候发现揭帖还在墙上挂着。“看君亦是青云器,野性还应爱山水。”“看君”,是指看他,“亦是青云器”是指他也是一位有才能的官员。“野性”,是粗鄙的性格。“爱山水”是喜爱山水。“高卧山中绝世尘,萧萧风木更悲辛。”“高卧”,是隐居生活,“世情薄”是世俗人情很浅薄。“萧萧风木更悲辛”,“萧萧”是风吹树叶的声音,“更”是更加的意思,“悲辛”是悲伤和苦楚。这两句写出了诗人的孤独、寂寞和悲伤。“男儿达节有如此,未必寻常畎亩人。”“达节”,是指高尚的品德,“畎亩人”是指普通百姓。“男儿达节有如此,未必寻常畎亩人”的意思是说,像高尚的品德这样的东西,不是只有那些从事耕种的普通人才有的。赏析:陈思孝《石田山房》,这首七绝通过描写石田山房的环境和景物来反映作者对官场的厌倦和追求自然生活的心情。全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富有哲理。诗的前四句描写的是石田山房的自然环境和生活环境以及诗人在其中的生活状态和情趣。后四句则是诗人对这种生活方式和情趣的抒发和赞美。全诗结构严谨,层次分明,既有对自然的生动描写,也有对人生的深刻思考;既有对现实的直接表达,又有对理想的执着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