丹桂香飘趁子晨,渊涵星斗映澄滨。
杏坛日暖清光遍,芹頖香生物色新。
一铎唤回长夜晓,五经抽出百年春。
从今科第绵绵者,誉髦应知造士人。
诗句释义与赏析
第一句:
- 丹桂香飘趁子晨: 描述了早晨桂花的香味弥漫开来,象征着新的开始和希望。
- 渊涵星斗映澄滨: 比喻学问深厚如星辰大海,映照在清澈的河边,形容学识渊博且光明磊落。
第二句:
- 杏坛日暖清光遍: 指孔子的讲学地——杏坛,阳光明媚,光线温暖照亮了整个杏坛,象征着教育的光辉普照。
- 芹頖(qín léi)香生物色新: 芹頖指的是芹菜,这里用来形容人才辈出,色彩斑斓的新时代到来。
第三句:
- 一铎唤回长夜晓: 铎(duó)是古代的一种乐器,此处借指教育之声唤醒了长久的黑夜,意味着教育的力量能驱散无知和愚昧。
- 五经抽出百年春: 五经指的是《诗》《书》《礼》《易》《春秋》这五部儒家经典,这里暗示着通过学习这些经典知识,人们可以像春天一样焕发生机。
第四句:
- 从今科第绵绵者: 从今往后,科举考试将源源不断地有人中举,意味着教育事业的兴旺发达。
- 誉髦应知造士人: 誉髦即有名之士,意指那些因受良好教育的人士应该知晓他们的成功离不开良好的教育环境。
译文
百载起科甲午王民俊举人贺教谕靳东澜作
丹桂花香飘满晨曦,渊深如海的知识映照河滨。
清晨的课堂里阳光洒满,新鲜的知识如芹菜般生长。
钟声唤醒了漫长的黑夜,五经之光照进百年的春天。
从此后科举不断有人中,有名之士皆知是教育所赐。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教育昌盛、人才辈出的景象。首联以桂花和黎明作为开篇,寓意着知识的传承与新的开始。颔联“渊涵星斗”比喻学者的学问深不可测,“杏坛日暖”则表现了教育环境的温暖与光明。颈联“一铎唤回长夜晓”和“五经抽出百年春”表达了教育的启蒙作用和对知识的渴望。尾联“科第绵绵者”预示了科举制度带来的持续繁荣,而“誉髦应知造士人”则是对那些因接受良好教育而成功的人的赞赏。整体上,诗人通过对教育和人才的颂扬,传达了对文化教育事业的重视和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