寻山忆慧能,问偈遇真僧。
竹覆山门雪,花藏古殿灯。
千家供法食,一衲絓疏藤。
不是遗经咒,多应悟上乘。

【注释】

山寺寻僧 —— 到山中的寺庙去找和尚。

寻 —— 寻找。

慧能 —— 禅宗五祖,即弘忍大师。

问偈 —— 询问佛经或佛理的诗文。

遇 —— 遇到。

真僧 —— 真正的出家人(和尚)。

竹覆 —— 竹子遮住了寺院的门头。

山门 —— 寺庙的大门。

雪 —— 指覆盖在门上的积雪。

花 —— 指藏在古殿里的灯。

供法食 —— 供奉佛事。

一衲 —— 僧衣。

絓疏藤 —— 用藤条编成的衣服。

遗经咒 —— 遗留下来的经文和佛咒。

上乘 —— 佛教语,指最高级、最精深的境界。

【赏析】

这首诗是作者游览名山大刹时写的一首咏古之作。诗人以游人的身份,寻访名寺古刹,参访禅僧,并从禅僧身上领悟到了佛理的精深,表达了对佛法的敬仰之情。

诗中“寻山忆慧能”点题,写诗人登山访古,追怀禅宗五祖。第二句“问偈遇真僧”,表明诗人是在求教佛法,而遇到的是一位真正的僧人,也就是禅宗的大师。第三句“竹覆山门雪,花藏古殿灯”,描写了山门前的积雪和殿内的佛像灯火,形象生动地写出了寺院的幽静与庄严。第四句“千家供法食,一衲絓疏藤”,说明寺院里有很多信徒,他们都来向僧侣请教佛法。第五句“不是遗经咒,多应悟上乘”,诗人认为这些信众并不是仅仅为了背诵佛经,而是应该理解佛理的高深。最后一句“多应悟上乘”,表达了诗人对佛法高深境界的赞叹之情。整首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充满了哲理性。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