孤琴宿白枌,一锡喜逢君。
只为谭锋妙,因悲染世氛。
穷秋灯影靓,残月梵声闻。
明发身无住,空山又断云。

【解析】

本题为诗歌内容赏析题,注意结合注释分析。“孤琴宿白枌”意思是:我独自把琴留在了白榆树旁(这里指寺庙),一锡喜逢君。“一锡”是僧人的行囊,“锡”谐音“席”,所以“一锡”指的是和尚带来的僧衣或袈裟。“喜逢君”即遇到知己。诗人在寺院中与一位僧人相遇,并留宿一夜。第二天清晨,诗人告别这位僧人离去,临别时,还特意写了一首诗赠给这位僧人。

【答案】

这首诗写于公元820年(贞元六年),当时李白在江夏(今湖北武昌一带)。诗中描绘了诗人和这位僧人相见的场面,表达了作者对友情的珍惜。

“孤琴宿白枌,一锡喜逢君。”意思是:我独自一人把琴留在了白榆树旁(这里指寺庙),一锡喜逢君。“一锡”是僧人的行囊,“锡”谐音“席”,所以“一锡”指的是和尚带来的僧衣或袈裟。

“只为谭锋妙,因悲染世氛。”意思是:只是因为听到他谈论佛经讲得精彩动人,才悲伤世俗污染了佛法。

“穷秋灯影靓,残月梵声闻。”意思是:深秋夜晚,寺内的灯光明亮,月光也显得格外幽美;而寺内僧人诵经的声音,也清晰地传来。

“明发身无住,空山又断云。”意思是:明天早晨就要离开这里,身不由己地飘荡不定;在空旷的山谷中,又似乎有片白云被风吹断了。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