拂槛引菱荷,当风和激楚。
皓齿扬修蛾,清尊闲芳俎。
三川美少年,五陵游侠子。
取乐不知疲,但畏韶光阻。
焉知董生帷,妙心在千古。

【注释】

《感寓》: 《文选》卷四十七收录曹植的《感离诗》,其中一首为《感寓》。这首诗是诗人在游宴之际,对友人的一种劝诫。

拂槛引菱荷,当风和激楚:

拂:擦;

槛:栏杆;

菱荷:荷花;

激楚:水波荡漾的样子。这句是说诗人在荷花池旁边行走时,看见荷花迎风摇曳,水波激荡,好像在唱歌一样。

皓齿扬修蛾,清尊闲芳俎:

皓齿、修娥:都是形容女子美丽的词语;

芳俎:指盛酒的器具。这两句写诗人在宴会上看见一位美女。她的牙齿洁白如玉,眉毛修长如蛾,手中拿着精美的盘子,盘中盛满了美酒,好像在跳舞一般。

三川美少年,五陵游侠子:

三川:泛指中原地区;

五陵:指长安附近五个陵墓区,这里泛指豪侠之士。这两句写诗人见到许多英俊潇洒的少年。这些少年在中原地区游历,他们行侠仗义,无所畏惧。

取乐不知疲,但畏韶光阻:

取乐:指饮酒作乐;

疲:困倦,劳累。这两句写诗人看到这些少年们在饮酒作乐时,虽然不觉得疲倦,但是害怕时光流逝太快,不能久留。

焉知董生帷,妙心在千古:

焉知:怎么能够知道;

董生:指董仲舒,西汉著名的哲学家、文学家,因避汉武帝刘彻之讳,称“董生”。帷幕:指帐篷或者帷幔;

妙心:高明的智慧;

千古:千年万代。这两句写诗人看到这些豪侠之士心中有一种高超的智慧,这种智慧可以流传千古。

赏析:

是曹植所作的一首五言诗。曹植,字子建,沛国谯人,曹操之子,封陈王,后改封王,谥曰思,故又称陈思王。他是建安文学的代表人物之一,也是建安文学最高成就的代表人物,后世誉其“骨气奇高,词采华茂,情兼雅怨,体被文质”,有汉赋、魏初诗歌、骈文等成就。他的诗今存二十卷。《感寓》是曹植的作品之一。这首诗以清新的笔触描绘了一幅生动的画面,表现了他对于人生的感慨和思考。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