祈龙敏辩给,惠施夸便儇。
竹书信激诡,坚白方自贤。
腾口徒见尤,胡能事幽玄。
九州谁复徵,多方亦已然。
去矣桃李蹊,予将欲忘言。

【注释】

感寓:感伤寄托。

祈龙敏辩(zhēnlán)给:指聪明敏捷地回答问题。

惠施(huīshī):战国时哲学家,名施,姓惠,名施氏,亦称惠子,在《庄子》中以善于辩论著称。

方:正。

腾口徒见尤:白白的舌头只会说出错误的话,形容说话不得当。

幽玄:玄妙,深奥。

九州谁复徵:九州,泛指南方九个州郡,借代天下。

多方亦已然:多种说法也已经存在了。多,泛指许多。

去矣桃李蹊:桃树、李树的小路已长满了苔藓,比喻时光已逝。

忘言:不要言语,用意不外传。

【赏析】

这是一首托物寓意的诗作。诗人借物抒怀,抒发了自己对世事无常的感慨。

首联点题,说明自己虽能敏捷地回答对方提出的问题,但却没有真正的学问和见解。作者自谦其才不如古人,而感叹自己的见识不及他人。

颔联进一步指出自己的不足之处。作者认为,自己虽然能够敏捷地回答对方提出的问题,但却缺乏真正的见解和知识,只是夸耀自己的言辞巧妙而已。同时,他批评那些只会说空话的人,没有真正的学问和本领。

颈联是全诗的重点。诗人通过“竹书信”、“坚白”这两个比喻,表达了自己对世事无常的看法。他认为世间的事物都是变幻莫测的,就像竹书一样容易受到外界的影响而发生变化,而“坚白”二字则暗示了事物的本质和现象之间的复杂关系。因此,他感叹自己无法掌握事物的本质和规律,只能看到表面的现象,而无法理解其背后的深层含义。

尾联则是诗人对世事无常的总结和感慨。他认为,无论何时何地,人们都无法摆脱这种命运,而只有顺应自然规律才能生存下去。因此,他决定不再追求名利和权力,而是选择遗忘世俗的纷争和喧嚣,追求精神上的自由和宁静。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