夭夭园中桃,灼灼映绮窗。
窗中有织妇,颜色如青阳。
三年弄机杼,七襄成报章。
成章欲何为,愿以充君裳。
但恐不见察,徘徊空感伤。

【注释】

夭夭园中桃,灼灼映绮窗。

(夭夭:美好的样子;绮窗:雕花的窗户)

窗中有织妇,颜色如青阳。

(织妇:织布的女子;青阳:指太阳)

三年弄机杼,七襄成报章。

(襄,织布时用的梭子,每裹为一襄。)

成章欲何为,愿以充君裳。

(章:织物;裳:下摆;君:对对方的敬称)

但恐不见察,徘徊空感伤。

(见察:受到赏识;徘徊:犹豫不决,形容心情不定)

【赏析】

这是一首情歌,写一位女子向情人倾诉衷肠,希望得到对方的喜爱和赏识。全诗语言朴素,感情真挚,形象生动。

“夭夭园中桃,灼灼映绮窗。”开篇两句写园中桃花盛开,光彩照人。这两句是说春天到了,园子里桃树花开得鲜艳夺目,美丽迷人。

第三句进一步写桃花的美丽,它好像在向人们展示自己的美丽和娇艳。这里用了“灼灼”来形容桃花的颜色,使桃花显得更加艳丽夺目。第四句则转入写织布女的情况。她正坐在绮窗边,专心致志地织着布。

第五句用“颜色如青阳”来形容织布女的脸色像阳光一样明亮、健康。这两句诗不仅写出了织布女的美丽和勤劳,还暗示了她内心的满足和幸福。

接下来四句则是写织布女对情人的思念和期望。她已经连续三年来织布了,现在已经完成了七批成品,希望它们能够被献给情人,作为自己对他的一片深情。最后一句更是直接表达了她的愿望,希望能够得到情人的认可和欣赏。

诗人并没有给出答案。他留下了悬念,让读者自己去想象。这种写法既增加了诗歌的可读性,又增强了诗歌的感情色彩。

整首诗通过描绘织布女的外貌、神态、动作和心理活动,生动地展现了她内心的喜悦和期待。同时,也表现了诗人对于爱情的渴望和执着追求。这种对人性的描绘使得诗歌更加真实感人,容易引起读者的共鸣。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