凌晨采琅玕,溯彼洛水涯。
翛然有神遇,绰约间令姿。
投我以佩环,却致交甫辞。
艳色岂不姣,赠赂良亦稀。
但恐结缡好,中道有所亏。

【注释】

琅玕:一种玉。洛水:指汉水,在今河南省。交甫:传说中的男子,因慕舜之德而自号。

【赏析】

《感寓》是唐代诗人王昌龄的一首五言律诗。诗中的主人公是一位美丽的女子,她以自己清丽绝俗的美丽容貌和高尚的品德赢得了一个男子的爱意,然而,正当他们的爱情将要结为连理的时候,这位男子却因为贪图美色而抛弃了她,这首诗就是写她的遭遇。此诗以美人的口吻抒发了对爱情的执着追求,表达了“士为知己者死”的忠贞不渝的爱情观。

全诗可分为三段。前两段主要写女主人公的美貌和德行感动了男主人公,使他对她动了心;后一段写男子见色起意,终于抛弃了女主人公,并写下了一封情辞恳切的赠别之书,但最后却背信弃义。

诗的前两句写女主人公清晨采花的情景。“凌晨”,点明时间是在早晨,“采琅玕”,“溯洛水”,交代地点和行动。“琅玕”是一种珍贵的美玉,这里用来比喻女主人公的美质。她采下一片片晶莹洁白的美玉,然后顺着洛水岸边继续往前走。这里用“溯”、“投”等字写出了女主人公动作的矫健轻盈、神采飞扬,以及她对美好事物的喜爱和欣赏之情。

第三四句进一步刻画女主人公的美好气质和高洁品格。她美丽动人,令人神往,“翛然有神遇”。接着又写出她的绰约多姿:“间令姿”。“令姿”指美好的身材或风度。这里用“间”字,既写出了她的身材苗条,又写出了她仪态优雅,举止大方,给人以美感享受。

第五六句是说女主人公赠送给男子的珍贵礼物:佩环和信。“投我”是说她把东西送给男子时的动作,“却致”是说她拒绝男子的要求时的神态,“交甫辞”即男子写的情辞。这两句写出了女主人公赠物时的谦让和矜持,也表现出她对男子的深深眷恋和爱恋之情。

第七八句写男子接受女主人公赠送的礼物,并写了他送别时所写的情辞。这两句中,“艳色”与上两句的“窈窕”同义,都是形容女子的美貌。“岂不姣”意思是:难道不是很美丽吗?“艳色”指女子的美貌。“赠赂”即赠送礼物,“良亦稀”意为:礼物虽然很贵重,但是并不值得留恋啊。这两句写出了男子对女子的爱慕之情,但他贪恋女主人公的美色,却忘记了自己的诺言。

末两句是对全诗内容的总结。“但恐结缡好”一句,是说:只怕两人刚刚结婚就分离了;“中道有所亏”一句,是说:只怕婚后不能相守相爱了。这两句既是对前面所写的内容作一小结,又是对整个故事情节的概括。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