浪游何处是天涯,回首无成百念差。
可笑满怀常酒盏,不知春事已桃花。
双台山下渔翁艇,独树江干野老家。
书卷钓竿清似水,浮生从此不须嗟。
【注释】
浪游:随意漫游。无涯:没有尽头。百念差:百事不顺心,百事不顺意。桃花:春天的景色。双台山下:指双台山附近的渔人小船。独树江干野老家:指江边独自居住的老翁。清似水:比喻淡泊、超然。
【赏析】
这首诗作于诗人晚年,表现了诗人对人生、宇宙的认识和态度。诗中抒发的是一种旷达的人生态度和哲学观点,是诗人在长期漂泊生涯中的深刻体验和精神升华。
首句“浪游何处是天涯”,表达了诗人对人生旅途的感慨。诗人浪迹天涯,不知归处,反映了他一生的坎坷和辛酸。
次句“回首无成百念差”,进一步抒发了诗人的人生感受。他回顾自己过去的种种经历,发现自己一事无成,百感交集。这两句诗既表达了诗人对自己过去的反思,也体现了他对未来的期待。
三、四句写诗人在春光明媚的日子里,饮酒赋诗,欣赏自然之美。他常常带着满腹诗意,坐在酒盏旁边,陶醉于大自然的美景之中。然而,他并不知道春天的美景已经悄然离去,取而代之的是桃花盛开的美丽景象。这两句诗既表达了诗人对春天美景的赞美,也体现了他对时光流逝、生命短暂的深刻认识。
五、六句“双台山下渔翁艇,独树江干野老家”,描绘了一幅宁静、美丽的山水画卷。诗人站在双台山下,远眺着渔船上的渔民们,他们忙碌地捕鱼、晒网,生活得十分充实。而江边的野老,则静静地坐在树下,享受着悠闲的时光。这两句诗既展示了大自然的美好景观,也表达了诗人对田园生活的向往之情。
最后两句“书卷钓竿清似水,浮生从此不须嗟”,则是诗人对人生哲理的深刻领悟。他认为,只要保持一颗清净的心,就能超脱世俗纷扰,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他希望人们都能像渔夫一样,放下名利之心,过上宁静、淡泊的生活。这两句诗既是诗人的人生哲学,也是他对后世的启示。
这首诗语言简洁明快,意境深远,富有哲理性。诗人用优美的诗句和形象的画面,表达了他对人生、宇宙的独特见解和感悟,给后人留下了丰富的思想财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