飞花啼鸟满山城,嗟尔穷途此日行。
松径鹤猿频入梦,瘴江烟雨若为情。
天光笼水浮官舫,海色生风送客程。
千里故人明月夜,应同离绪叹分萍。
【注释】飞花啼鸟满山城:山城四周飞花飘落,鸟儿啼鸣。
嗟尔穷途此日行:你们在穷途末路的时候,今天还要赶路前行。
松径鹤猿频入梦:松林小径上,鹤和猿常常进入我的梦境。
瘴江烟雨若为情:瘴气弥漫的江面上,烟雨蒙蒙,不知是何缘故引起我深深的感慨。
天光笼水浮官舫:天空中的云彩映照在水面上,仿佛笼罩住了官船。
海色生风送客程:大海的颜色与微风相交融,似乎在送别我前行的路程。
千里故人明月夜:千里之外的朋友,在明亮的月光下度过寂寞的夜晚。
应同离绪叹分萍:我们应当一同感叹人生的短暂,就像萍聚在一起又分离一样。
赏析:
这首诗是一首写景诗,描写了诗人在舟中远游时,所见到的山城、飞花、啼鸟、松径、鹤猿等景物,以及由此产生的感慨和思考。诗人通过描绘这些自然景象,表达了对人生、离别等主题的思考与感悟。
首联“飞花啼鸟满山城,嗟尔穷途此日行”。诗人描绘了一幅美丽的山水画卷,飞花、啼鸟、山城相互交织,构成了一幅充满生机的自然景象。然而,在这美丽的景色之下,诗人却感到了一种深深的无奈和悲伤。他感叹自己处于困境之中,不得不在这穷途末路上行走。这种情绪在诗歌中得到了很好的表达。
颔联“松径鹤猿频入梦,瘴江烟雨若为情”。诗人继续描绘了自然景象,松径、鹤猿、瘴江等元素都出现在诗中。然而,这些自然景象却成为了诗人思绪的载体,使他产生了深深的感慨。瘴江烟雨象征着生活的艰辛和困苦,而松径鹤猿则代表着生命的坚韧和希望。这两种截然不同的意象在诗歌中形成了鲜明的对比,使诗歌的主题更加深刻。
颈联“天光笼水浮官舫,海色生风送客程”。诗人以天光、海色为象征,描绘了一幅壮阔的自然景象。天光如同一层薄纱,笼罩在水面上,使得整个江面都变得朦胧而神秘;海水与微风相交融,仿佛在送别行人前行的路程。这些自然景象在诗歌中起到了很好的衬托作用,使整首诗的情感更加丰富和动人。
尾联“千里故人明月夜,应同离绪叹分萍”。最后两句诗人将前文的景物与自己的情感紧密相连,表达了自己对远方朋友的思念之情。明月之夜,万里之遥的故人,彼此的心情都是复杂而深沉的。他们或许都在感叹人生的短暂,如同那漂泊不定的萍一样,无法长久地停留在一个地方。这种情感在诗歌中得到了很好的抒发和表达。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象的描述和内心情感的抒发,展现了诗人对人生的深刻思考和感悟。诗人以细腻的语言描绘了一幅幅美丽的山水画卷,同时也表达了自己对人生、离别等主题的思考和感悟。这种艺术表现手法使得诗歌具有了很高的审美价值,值得我们在欣赏中细细品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