鹤伴经行虎结邻,古藤幽竹翳苔纹。
朝凭水槛十峰雪,昼锁岩扉一屋云。
远浦上灯高阁见,下溪鸣橹半山闻。
西崖木末孤亭上,定有书声达夜分。

【诗句释义】

鹤伴经行虎结邻,古藤幽竹翳苔纹。

朝凭水槛十峰雪,昼锁岩扉一屋云。

远浦上灯高阁见,下溪鸣橹半山闻。

西崖木末孤亭上,定有书声达夜分。

【译文】
鹤伴我行走,经行虎结邻,古藤幽竹覆盖着苔纹。
早晨凭依水栏杆眺望山峰积雪,白天锁住岩石门进入屋子云雾。
远处的湖面上的灯火高阁可见,山下溪流中鸣橹声音半山间能听到。
西崖边木末处的孤亭之上,必然有读书的声音直到夜晚。

【赏析】
这首诗是一首咏怀之作,通过描绘阳羡山中的自然景色和人文环境,表达了作者对读书人的赞美之情。
首句“鹤伴经行虎结邻”,描绘了作者与鹤相伴行走在虎结邻的山路上,展现出一幅宁静而祥和的画面。虎结邻,意为虎与邻居和睦相处,寓意和谐共处,也暗示了作者追求和平共处的理想状态。
次句“古藤幽竹翳苔纹”,则进一步描绘了阳羡山中的自然景观。古藤、幽竹、翳苔纹,这些元素共同构成了一幅充满生机与活力的画面,象征着大自然的生生不息和永恒之美。
接下来三句“朝凭水槛十峰雪,昼锁岩扉一屋云”,则是对山中生活的一种描绘。清晨时分,站在水槛上欣赏山峰上的积雪,白茫茫一片;白天则锁住岩扉,进入屋子享受云朵缭绕的感觉。这种宁静而惬意的生活让人向往不已。
最后两句“远浦上灯高阁见,下溪鸣橹半山闻”,则将视角转向了山下。远浦上的灯火照亮了高阁,山下溪流中的鸣橹声音半山间传来,营造出一种朦胧而神秘的氛围,让人仿佛置身于仙境之中。
尾联“西崖木末孤亭上,定有书声达夜分”则将视角拉回到山顶的孤亭上。西崖木末处,必有一座孤亭矗立在那里,那里一定有一个读书人在那里专心致志地阅读书籍,直到深夜。这既表现了作者对知识的重视和热爱,也传达出他对于文人雅士精神世界的赞赏之情。
整首诗通过对阳羡山的自然景观和人文环境的描绘,展现了一幅和谐共处、宁静致远的画面,同时也表达了作者对读书人的赞美之情,以及对知识的重视和热爱。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