绀黛明金月面开,夜来针指绣如来。
持花可为王摩诘,度曲曾随穆善才。
无数粉痕沾贝叶,几重心宇印香灰。
关情蓦听鹦哥语,掣破经声笑脸回。
这首诗的作者是唐代诗人李商隐,他的诗歌常常以绮丽的辞藻和深邃的情感见长。下面是对这首诗的逐句释义和赏析:
绀黛明金月面开,夜来针指绣如来。(第一句)
“绀黛”(一种深蓝色)和“金月面”(金色的面庞)都是用来描绘女子美丽面容的词语。在这里,诗人用“绀黛”来描绘女子的眉毛,而“金月面”则是用来比喻女子的肤色像月亮一样皎洁。整句诗的意思是:夜晚时分,女子在月光下,用针线在脸上绣出佛像,她的美貌就像佛祖一样。持花可为王摩诘,度曲曾随穆善才。(第二句)
“王摩诘”是唐朝著名的诗人王维的字,他擅长绘画。“穆善才”可能是一位擅长音乐的人。这里诗人在赞美女子不仅外表美丽,而且内心善良,能够与艺术家交流,甚至能够理解他们的作品。整句诗的意思是:女子拿着花朵,就像是王维那样擅长绘画;她能够随着音乐的节奏跳舞,就像是跟随过善于演奏乐器的穆善才。无数粉痕沾贝叶,几重心宇印香灰。(第三句)
“贝叶”是一种佛教经典的封面,常用来装佛教经文。“心宇”是指人的心胸或心境。这里的关键词有“粉痕”、“贝叶”和“香灰”。诗人用这些词语来形容女子的容貌,她的面容上留下了无数的痕迹,就像贝叶上的粉痕一样;同时,她的心境也被印上了佛教经文的香灰。整句诗的意思是:女子的脸上有许多痕迹,就像贝叶上的痕迹一样明显;她的心境也深深地印刻着佛教经文的印记。关情蓦听鹦哥语,掣破经声笑脸回。(第四句)
“鹦哥语”是指鹦鹉学舌的声音,“掣破”是指打破的意思。诗人用“蓦听”来形容女子听到了声音,突然之间听到了鹦鹉学舌的声音;然后用“掣破经声”来形容女子听到这声音后的反应,她笑了,仿佛打破了原本宁静的经书诵读声。整句诗的意思是:忽然之间,女子听到了鹦鹉学舌的声音,这声音就像被她的笑容打破一样。
综合赏析:
李商隐的这首诗通过对一个女子外貌、心灵以及她与周围环境互动的描述,展现了一幅生动的画面。他用华丽的辞藻和细腻的情感描写,使得这首诗充满了浪漫和艺术的气息。通过这首诗,我们可以感受到李商隐对于美和情感的独特见解,以及对女性美的赞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