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无渡河,河不公惜。黄河犹可,奈此河伯。

【解析】

本题考查鉴赏诗歌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的能力。解答此题的关键是在理解诗歌内容的基础上,结合题目的要求和提示的信息梳理出答案要点,然后加以组合即可。

“箜篌引”是乐府旧题,即《公无渡河歌》。这是一首讽刺诗,以问答的形式,揭露了河伯自恃为河神而狂妄自大,不尊重客观规律的性格特征,表达了诗人对当时统治者的不满。全诗四句,前两句写“我”与河伯问答,后两句点明主题。“箜篌”指乐器。“公”是尊称,“渡河”指过黄河,这里用“渡河”比喻统治者的暴政。“河不公惜”是说黄河尚且可以渡过,何况那些暴君们呢?“奈此河伯”是说这些河伯们又有什么了不起的!“犹可”意思是“还可以”。“河伯”是指河神,也泛指统治者。

【答案】

箜篌

箜篌引

公无渡河,

河不公惜。

黄河犹可,

奈此河伯。

译文:

我劝你不要过黄河去,

黄河之神是不会吝惜你的。

你尽管放心地去吧,

但那河神又有何能耐呢?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